用好安眠药并不难
作者 林红
发表于 2023年3月

夜间辗转难眠,白天昏昏欲睡,心情烦闷焦虑……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的多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遭遇失眠的痛苦。有些人认为,睡不好那就吃安眠药。其实,睡眠障碍不能简单用睡眠时长来判断,更不能盲目服用安眠药。

失眠者该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需要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另外,安眠药是处方药,属于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可私自购买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首选对因治疗

根据中国睡眠学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也就是说,超过3 亿的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比如躺在床上超过30 分钟还不能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比如晚上醒来超过2 次,醒来时间超过30 分钟,或醒后难以再睡着;早醒,比预期时间早1 小时醒来;感觉睡不安稳,睡醒后还是觉得很累;第二天白天疲劳,全身不舒服,情绪不稳定,爱打瞌睡,影响工作和学习。

这么多人发生睡眠障碍,都需要治疗吗?不需要。失眠分为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偶然发生短期失眠,不必过度焦虑,只要适时调整,恢复正常作息习惯即可。超过3 个月的慢性失眠,大家需要特别警惕。

失眠的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并对因治疗。例如,因躯体疾病问题而不能入睡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对失眠产生紧张和恐惧情绪的患者,应了解睡眠与觉醒的正常规律,消除心理畏惧;焦虑障碍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如果病因不明,再考虑对症治疗。

了解常用安眠药

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地西泮、三唑仑;非苯二氮卓类,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

本文刊登于《大众健康》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