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剖宫产:不主动,别抗拒
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临近孕晚期,不少孕妈开始焦虑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是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想到宫开十指的疼痛,有的孕妈直接要求剖宫产。有的孕妈则不管条件如何,一定要坚持自己生。近期,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可能对无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顺”与“剖”的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剖宫产的“短板”
澳大利亚的学者随访了1874 名不同分娩方式下的新生儿,并定期监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指标,如身体质量指数轨迹、腰围、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等,综合分析后发现,通过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远期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研究者将其归因于剖宫产条件下新生儿肠道菌群失衡,并首次阐明了剖宫产、肠道菌群与子代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肠道菌群是指分布于人体肠道的菌群,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肠道菌群又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其分布失衡会造成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患病风险增加。因此,肠道菌群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有学者通过构建无菌小鼠模型,发现肠道微生物通过激活toll 样受体-2信号传导通路介导血小板沉积到血管损伤部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大众健康》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