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生活中的辐射源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的不孕不育发生率高达15% ~ 20%,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和重视生殖健康。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复杂,各种不利的化学、物理环境等,都是威胁人体生殖健康的隐患。那么,辐射到底是什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有效避免辐射呢?
辐射来源有哪些
通常,我们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核工业生产与研究、X 射线探测仪、医疗影像检查及肿瘤放疗等,都是日常电离辐射的来源。非电离辐射包括微波、紫外线、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如电脑、手机、微波炉、微波手术刀等电子仪器设备,以及工业生产中的炼钢、铸造,广播电视发射塔、通讯信号塔和高压变电站。
根据频段和功率的不同,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有所不同,其危害程度也有所差异。严重的辐射,不仅累及机体的神经、循环等系统,还会影响生殖系统。

远离高强度辐射
女性生殖系统最宝贵的是“两房一厅”结构。所谓“两房”,指的是女性的两侧卵巢,“一厅”就是子宫腔。这些结构对微波、射线等各种辐射都非常敏感。
微波辐射对卵巢的结构和功能都有危害性,将直接干扰正常的排卵和激素分泌,影响女性生育功能。此外,微波辐射可造成子宫内膜形态改变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损伤,不利于胎儿发育,甚至可能导致流产。
一些女性朋友因罹患恶性肿瘤,需要进行放疗,不得不面临比较严重的电离辐射。α、β、γ 和各类X 射线以及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和重离子)是用于癌症放疗的常见辐射类型。盆腔放疗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杀伤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卵子对辐射十分敏感。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大众健康》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