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喷吐着黑烟,划开蓝色的海水。轮船载满来自朝鲜半岛的年轻男女驶往日本——那里将是许多男女的劳碌与葬身之地。
100多年前,这样的画面常常上演。韩国官方统计,从1910年至1945年,日本当局从朝鲜半岛强征了78万名劳工,其中许多人是学生。多年来,强征劳工受害者及遗属不断提起诉讼,向日方索赔,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2023年3月6日,韩国政府正式宣布,拟由韩方设立公共赔偿基金,向韩国私人企业筹措资金,赔偿给被日本强征为劳工的韩国受害者,以此了结索赔案。
方案一出,立即引发争议,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称之为“外交史上最大的耻辱和污点”。强征劳工受害者梁锦德更是气愤:“你(指韩国总统尹锡悦)到底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我活了94岁还没见过这种事。”多年前被日本人折磨的她,如今又被韩国政府再次伤害。

被骗进“战犯企业”
“如果我当年没去日本就好了。”梁锦德经常这么说。
她老家在罗州,父母靠卖泡菜为生。作为家中6个孩子的老小,她被视为掌上明珠,有好吃的总要给她留一份。
当时的朝鲜半岛,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日本殖民当局焚毁了400万册朝鲜文书籍,强迫人们取日本名、讲日语。当时的梁锦德叫梁川金子,在大静小学读书,校长、老师都是日本人,上千师生每天早晨要對着日本天皇的照片和日本国旗鞠躬,还要背天皇的《教育敕语》。
1944年春的一天,校长告诉梁锦德,学校要选派10名优秀学生以“劳动志愿团”成员身份留学日本。品学兼优、又是班长的梁锦德首先被选中。梁锦德从小的梦想是做教师,她不想错过留学日本的机会,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偷走印章,办了“留学”手续。
1944年5月30日,梁锦德等人在日本宪兵“护送”下登上了火车,后来又换乘轮船前往日本名古屋。
春天的名古屋很美。刚到名古屋时,女生们被带去游览动物园、古城等地参观。可这快乐只持续了5天。第六天,载着学生们的汽车在一家工厂门前停下。学生们被带进工厂宿舍,门也被锁上了。梁锦德意识到,“留学”不过是个幌子,自己成了苦力。
这家工厂属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所有。该公司成立于1934年,是当时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韩媒称,当时有近300家这样的“战犯企业”。日本当局用欺骗的方式在朝鲜半岛征召少男少女,送进这些“战犯企业”里当牛做马。
日本监工让梁锦德当小班长,负责报人数。每天早上,女孩们6点起床,7点吃饭,8点开始进车间干活,一干就是10个小时。梁锦德负责用稀释剂、酒精等擦洗飞机零件上的锈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