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力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神话,是原始叙事,将原始的信仰、道德、哲学以及法术、科学、艺术、时空转换等元素交织融汇,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也具有强大的心理功能。神话是“生命的颂歌”,以奇幻的生命热情,把宇宙生命化,把生命人格化,最后把人类超人化了。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神话的场景,皆不同于人们的经验。在“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里,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遂化为精卫鸟,衔回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入东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则以空间的独特和量化的惊人,创造出超人。夸父追上了太阳,口渴难耐,于是到黄河与渭河中去喝水,喝干了两条河仍然不解渴,就想去喝北面的大沼泽,结果还没跑到就渴死在半路上了,他扔下的拐杖化作了一片邓林。
上面两个神话,都出现了由死而生的生命转化,炎帝的小女儿溺亡化为精卫鸟填海,夸父拐杖化作邓林。在神话中,生命可以是不受时空拘泥的,从而呈现为超能,这是人类生命的自我超越。
盘古开天辟地,是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話,见于《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