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展望2023或是谈及经济话题,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回溯起除夕夜那场火爆出圈的焰火秀。
1月21日除夕夜的盛大焰火秀,是在重庆中心城区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附近水域进行的。一位当晚到现场观看的受访者回忆,先是数千架无人机进行光影表演,把重庆著名景观如轻轨穿楼等都呈现出来,通过表演,无人机还显示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几个大字。这些表演过后,开始放烟花。因为之前进行了预告,聚集在两江四岸现场观看的人,“至少有四五十万”。人们都兴高采烈。在焰火秀表演过后,为保证人们顺利回家,重庆轻轨一直运营到凌晨4时许,免费接送乘客。
这场焰火秀,是2023年全国省级层面唯一的一场跨年焰火表演。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相关数据显示,它的整体曝光量超过了17亿人次。
“举办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焰火秀,肯定有所用意,作出这个决策也是需要一定担当的。”一位重庆政界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时疫情防控刚刚优化,可以说,也是为了提振大家的精神。”
发展目标“跳一跳够得着”
如果再往前回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则是于2022年12月21日召开的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明确下来的主题。
全会提出,要主动把全市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在这次全会上,还明确了一系列经济指标: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8%,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62%等。
全会要求全市上下要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在19个方面发力,其中涉及到“拼经济”的事项有11个,如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等。
全会后不久,2022年12月29日重庆市委又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谋划制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谋划制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要突出引导市场预期、社会预期、企业预期,确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一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重庆政界人士说:“你要跳,目标不能定得太低,但还得够得着,也就是说不能不切实际。”
在这次会议上,袁家军还强调要着力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科学精准高效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精准高效实施一揽子政策包,加快激发消费潜能,谋划实施抓项目促投资引外资行动,推动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开足马力,跑出经济恢复提振“加速度”。
在这两场会议之后,2023年1月中旬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长胡衡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0%、6%、3%,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等。
“过去三年疫情,大家都非常不容易,”重庆一位政界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就重庆来说,2020年主要是年初一段时间影响较大,2011年相对较好,影响不是很大,2022年则很不一样:年初上海疫情紧张,重庆的汽车、电子产业都受到影响,5月份开始恢复,6月份恢复较好,七八月份高温限电,最严重的影响是在11月份,疫情严重,防控收紧,“这样几波下来,2022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只有3.2%,比全国平均指数都低”。
在这位人士看来,三年疫情对工业方面的影响,“应该只是短期的,还要好一点,对三产的影响更大”。重庆是旅游城市,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开车出去,街上都没什么人,而到了2023年春节前后,街市终于恢复正常,他经常跑步路过洪崖洞一带,“明显不一样,又人山人海了”。
“拼经济是我们的头号任务,从上到下,都坚定这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