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一年来首次访问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在2月3日刚刚宣布向乌克兰追加22亿美元新军事援助计划后,拜登在这次访问中再次提出数十亿“直接预算援助”,以进一步“增强乌克兰的武装抵抗能力”。
美国《政客》杂志援引白宫高级官员的话说,拜登原本计划在2022年就访问基辅,只是基于后勤和安全考虑才一拖再拖。过去几个月,拜登曾不止一次抱怨“他们不会让我越过边境”。与此同时,國务院、特勤局、五角大楼为此行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协调,直到2月20日,一列戒备森严、车窗紧闭的八节车厢火车载着拜登到达基辅。
阴差阳错的是,这次拖延日久的突然访问“恰好”赶上俄乌冲突一周年,又“恰好”在拜登基本明确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后成行。一些美国媒体认为拜登“在基辅宣布启动第二任期的选战”。塔斯社则援引俄罗斯专家的话说,拜登赶在20日访问基辅,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普京将于21日向国家杜马发表讲话的注意力,是美俄“宣传对抗”的又一次升级。
显然,拜登此行有多样的目的。但在美国专家的多数分析中,“加速”都是一个关键词。考虑到2024年是美国大选之年,华盛顿外交政策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拜登其实有意在2023年底之前推动结束俄乌间的主要战事。只是,这种“加速”是加大对乌援助、让乌克兰获得新的战场优势,还是推动泽连斯基接受更现实的谈判条件、尽快回到和平进程上,尚未可知。
近期,美国外交政策目标逐渐调整,已经朝这个“加速”的方向努力,至少实现冲突降级,以将战略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外交界也开始讨论战后武器流向追踪管理、俄罗斯冻结财产处置、俄罗斯未来政治秩序、乌克兰战后经济重建等技术性问题。俄乌间的冲突仍在继续,但一年多来遭受猛烈冲击的美国外交政策,又将走向何方?
对“闪电战”的观望
2022年2月24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当天,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俄罗斯储蓄银行等主要银行及24个白俄罗斯主体;25日,美国商务部对俄宣布技术贸易制裁;26日,美国联合欧盟和七国集团主要成员国宣布对俄采取联合行动,将多个俄罗斯银行移出全球银行电汇SWIFT信息系统,阻止俄央行使用外汇储备资产,并限制俄罗斯企业;2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俄罗斯央行、财政部和主权基金。
此前的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承认顿涅茨克及卢甘斯克为“独立国家”,拜登随即签署1406号总统令宣布对该地区实施投资及贸易制裁。次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VEB)和工业通讯银行(PSB)、五家俄罗斯企业,并对俄罗斯国债采取限制。彼时,美国主要外交智库讨论的重点是,普京签署法令并派兵两地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与乌克兰展开更广泛的战争”。2月24日危机升级后,美国政府依然采取快速制裁外交响应为主、军援情报支持为辅的政策,恰恰体现出华府政策界未能准确预判冲突升级,也并不确定局势走向。
危机升级第一周,弥漫在华盛顿的是悲观情绪,主流观点认为泽连斯基政府会像1939年的波兰一样,在一个月左右迅速崩溃。“去年2月,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即使是其最热心的外国支持者也预计乌克兰极为有限的防御工事将在几天内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