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规模博物馆迎客:收藏4000年历史
作者 李静
发表于 2023年3月
2月11日,游客在位于埃及吉萨省的大埃及博物馆入口处参观。

从最富盛名的胡夫金字塔出发,步行不过10分钟,便可以到达胡夫的儿子哈夫拉修建、规模仅次于父亲的埃及第二大金字塔以及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在它们身边,哈夫拉的儿子孟卡拉也为自己修建了金字塔。埃及首都开罗市郊吉萨高原广袤的沙漠中,这3座巨大的金字塔几乎是埃及的象征,如今,顺着胡夫祖孙三代金字塔脚下的轴线延伸,不过2公里外,它们的轴线延长线交汇于被称为埃及的“第四大金字塔”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

作为2023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新开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此前也是2022年、2021年乃至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博物馆——这座全球最大规模展现单一文明的考古博物馆,自2002年立项,2005年动工,迄今已耗资10亿美元以上。原本计划2015年建成开馆,之后因政治动荡、金融危机、疫情冲击等种种原因将开馆时间一拖再拖,并因此为自己赢得“地上鸽王”的称号,却依然不影响人们对这座超级博物馆长久的渴慕。

终于,2023年2月11日,大埃及博物馆开放了大厅等区域并投入试运行。所有区域开放后,大埃及博物馆占地面积近50万平方米,馆藏超过10万件珍贵文物,所属时间跨度超过4000年,其中将有5万多件文物对外展出,展出的文物中有3万多件是第一次与世人见面,讲述数千年前的古埃及历史。开罗美国大学埃及学教授、考古学家萨利玛·伊克拉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未来,大埃及博物馆不但是文物展示、保护和研究的重要中心,整个建筑群也将为游客提供古埃及法老文化的独特体验。”

不过,大埃及博物馆的很多区域仍在最后收尾修建中,它的网页上也写着:“我们并非博物馆官方,也不属于埃及政府,而是一个有关大埃及博物馆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

法老的面具

沿着一面写着古埃及著名国王与王后名字的象形文字墙走进入口,最吸引人目光的无疑是被安放于入口主厅内重83吨、高12米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份国际和平条约,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这件已有3200年历史的红色花岗岩巨像也是展馆中最大的文物,它最初于1820年在埃及古都孟斐斯被发现,1954年送到开罗进行修复,几十年来一直是开罗中央火车站旁边巴卜·哈迪德广场(BabAl-Hadid,后改名为拉美西斯广场)的灯塔。埃及政府于2006年将它移至吉萨进行保管,最終它在2018年1月安全抵达新家——大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入口中庭。

埃及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就是3000多年前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建造的。在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那天,当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会穿过60米深的庙廊,照在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的脸上。也许是致敬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今天的大埃及博物馆复制了这一设计,每年2月21日,阳光会穿过博物馆墙壁的一处开口,照耀这位“法老”。

经过巨像,他身后的超长台阶上,立着87尊法老和埃及诸神雕像,历史上的国王和他们的宗教引领人们走进古埃及人的精神世界。台阶两侧,按史前至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晚期与罗马时期的时间历程划分展区,横贯古埃及约4000年历史的珍贵文物静待其中。

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当属图坦卡蒙(Tutankhamun)陵墓,博物馆为其设有专门的展厅,以展示所有陪葬品约5600件,其中包括最为人熟知的世界级珍宝——已经成为古埃及文明和艺术标志性符号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的法老,一生短暂,也未有多少文字历史记载,但图坦卡蒙墓是埃及考古史上迄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法老陵墓,也是最豪华的法老陵墓,这使他成为了现代人眼中最著名的埃及法老之一。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