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陆地的创作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之后,广西成为“美丽南方”的象征,这个“南方”是壮族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壮族是广西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底广西境内的壮族人口为1572.20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31.36%。壮族文学是广西文学的主体和缩影,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族文学获得快速兴起与发展。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不但出现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作家群体,而且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21世纪之后,壮族文学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势头,兴起了创新发展的高潮。在壮族小说创作方面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韦俊海、黄佩华、凡一平、蒙飞等中年作家活跃在广西文坛,同时还涌现出一些青年作家李约热、潘莹宇、黄土路、陶丽群、梁志玲、潘小楼、周龙、李荣军、李明媚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文学创作成就。他们先后获得广西作家协会的签约和各种文学奖项,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不少作品还被改编为影视剧,或被翻译到海外出版。
如果壮族现代文学从“五四”新文学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至少可以分为五代作家。新世纪以来活跃于当下文坛的主要是第四代和第五代壮族作家。其中,第四代壮族作家如日中天,第五代壮族作家跃跃欲试①。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少数民族文学最有影响的奖项,从1980年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算起,截至2020年的全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有多位壮族作家获得此奖项。小说是现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体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该民族文学的水平和影响。目前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小说奖项的壮族作家有陆地、农穆、韦一凡、孙步康、黄佩华、蒙飞、黄新荣、陶丽群、李约热等9人,其中,黄佩华、蒙飞、黄新荣、陶丽群、李约热是新世纪之后获得的骏马奖。他们的小说创作记录了家乡和地域的精彩故事,反映了边疆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容。他们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环境作为背景,紧扣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以各具特色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叙述了南方真切朴实的乡土故事和生动感人的生活画面,彰显出新世纪壮族小说创作的生机与活力。
一、黄佩华和韦俊海的红水河小说: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现
红水河位于广西的西北部,是壮族人口的聚集地,蕴含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黄佩华和韦俊海生长于红水河流域,是新世纪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以红水河作为背景,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生动展现了壮族的文化意蕴。黄佩华是壮族作家中民族意识最强的小说家,致力于描写壮族人民的歷史与现实生活,体现出鲜明的壮族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南方女族》《远风俗》、长篇小说《生生长流》《公务员》《杀牛坪》《五月病》等,其中,小说集《南方女族》和中篇小说《远风俗》分别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黄佩华早期的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涉过红水》等记录了壮族人民原始封闭和质朴纯真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这种即将消逝的生活形态的挽留和哀悼,充满着一种孤独、压抑、沉闷的格调。新世纪之初,黄佩华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生生长流》,被称为“红水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和前两部小说侧重于自然叙事不同,这部小说主要是社会叙事,记录了红水河流域壮族人民进入现代社会的复杂过程,并表现出一种开放、流动的叙事模式。小说以八个独立中篇构成,分别讲述了农氏家族八个人物的传奇故事,反映了20世纪一个壮族家族兴衰变化的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命运浮沉。在描写以农保田为核心的四代人非凡命运和性格特征的同时,也描述了中国长达百年沧桑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如国共内战、朝鲜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反映了壮族在自然的红水河流域中生息繁衍和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部关于家族和河流的小说,既是一部农氏家族的生存史,也是中国现代壮族兴衰的一个缩影。
黄佩华的小说主要以故乡的河流为背景,“河流成为黄佩华小说创作中最为生气勃勃、源远流长的元素”②。他在小说中描写了红水河流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展现了壮族原生态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壮民族的自然崇拜、宗教禁忌等民族文化的心理。黄佩华善于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细致叙述了时代的生活和变迁。长篇小说《公务员》写现代都市中壮族青年的奋斗史,经济学硕士吴启明在现代城市里工作,但是常辗转于单位、家庭与家乡之间,受到权力、爱情和事业等多种因素的困扰,经历了各种挫折、尴尬与无奈。他时刻牵挂着家乡的人民,一心想为他们修建一座桥梁并为此而劳苦奔波,是壮族部分人现代都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长篇小说《五月病》③是黄佩华的收山之作,反映了当代社会转型期中高校生活的现状。作品以西塘大学的80周年校庆筹备活动为背景,生动塑造了艺术学院书记王三德、院长冯光荣等为代表的一群高校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教育产业化、高校行政化大背景下,现代高校工作者所面临的诸多压力和困惑。
韦俊海是专注于红水河地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他著有长篇小说《大流放》《血女浮生》《春柳院》《上海小开》(合作)、小说集《裸河》《苦命的女人》《引狼入室》《广西当代作家·韦俊海卷》等。韦俊海的小说创作题材广泛,视野开阔,时代气息浓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以2000年韦俊海成为广西第三届签约作家为界,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新世纪之前是韦俊海小说创作的探索期,这个时期立足于桂西北的民族文化资源,侧重描摹现实生活,表现民族心理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色彩。新世纪之后韦俊海的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期,他创作出长篇小说《上海小开》和众多的中短篇小说。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发生了转型并实现了质的飞跃,他擅长于在历史大背景下去塑造人物形象,并展现人性的美好与可贵,在鲜明的地域民族色彩中表现现代文明的冲击,揭示民族文化心态的变化过程。韦俊海的中短篇小说构思奇特,叙事流畅,技法娴熟,意蕴深沉,代表作有《守望土地》《复仇的麻雀》《族谱里多了个女孩》《等你回家结婚》等。《等你回家结婚》讲述刑满释放人员牛胜利回家的过程,通过描绘其丰富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主人公见义勇为、重情义和有良知的崇高品质。短篇小说《很想看见你》写一位双目失明的伤残军人刘康的感人故事,作者在娓娓道来之中充满了温暖和博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