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 回归世界
作者 蓝青
发表于 2023年3月

距离2023年世界杯还有4个月,中国女足开赴欧洲拉练,步入世界杯的备战。主帅水庆霞说:“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需要时间去积累。”

3月16日,在女超联赛第三轮结束后,新一期女足国家队在上海东方绿洲训练基地再次集结。球队于4月1日前往欧洲,4月6日和11日先后与瑞士和西班牙女足打热身赛。友谊赛的结果不重要,看到差距并知道如何往前走才是关键。

欧洲热身适应节奏

在2月的女足国际比赛日,中国女足前往西班牙,先后与瑞典女足和爱尔兰女足交手,一负一平。

在与世界排名第三的瑞典女足交锋前,中国女足已有近一年半时间没有和任何欧洲球队交手。她们上一次参加国际A级赛,还要追溯到2021年7月举行的东京奥运会。除此之外,中国女足已有三年半时间未能和亚洲地区以外的国家队比赛了。

中国女足脱离世界的三年半,也是欧洲女足飞速发展的时期。比赛刚开场,这种差距就暴露出来,不到两分钟,中国队已连丢两球,第一个失球发生在开场第40秒。比赛进行到第14分钟时,中国女足已经0比3落后。亚洲节奏和欧洲节奏的差距不言而喻。

中国队0比0战平爱尔兰,陈巧珠与爱尔兰选手谢巴拼抢。

下半场,水庆霞在薄弱的中场和左后卫位置上,分别用陈巧珠和杨莉娜换下了吴海燕和姚凌薇,并用首次入选国家队的麦迪乃换下赵喻洁,出任前锋。直至肖裕仪接李梦雯传中追回一球,比分最终定格在1比4。

整场比赛,中国女足控球率以34%对66%处于绝对下风,9次射门只有3次在门框范围内。瑞典女足有14次射门,7次在门框范围内。瑞典女足只在首发中派出了一半主力,连门将都是替补,不少小将在这场比赛中完成了国家队首秀。

输球,中国女足也非一无所获。杨莉娜和李梦雯通过大半年踏实留洋,比赛能力有了变化,拿球更从容了。尤其是杨莉娜的成长,让中国女足最薄弱的环节有了可以信赖的人选。此外,曾以主力中后卫身份参加过世青赛的陈巧珠时隔一年半回归,表现亮眼。她在左后卫的位置上能上能下,面对瑞典球员毫不怯场,表现出极强的自信和比赛能力,填补了中国女足一直苦苦寻找的左后卫空白。

次战对世界排名比自己低9位的愛尔兰,中国女足逐步适应了欧洲的节奏,比赛各项数据双方平分秋色,最终0比0互交白卷。不过,中国女足此役损失惨重,主力中后卫王晓雪在无对抗情况下膝盖受伤下场,赛后被诊断为是膝盖十字韧带撕裂,在德国进行了手术,提前确认无缘世界杯。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