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白眉:体育电影的价值是感受人生

有数据显示,当下体育消费和电影消费的主力群体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对这部体育题材电影有怎样的评价?
俞白眉:这部电影上映的过程中经历很多坎坷,网络上也有很多质疑。在校园路演期间,我发现学生们很喜欢。那天在北大,一个女生当场痛哭。她没想到,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情难自抑,哭得很伤心。我当时也很受感动。散场后,学生们还在门口和我聊了很久。我觉得拍电影的目的也是在寻求知音,在校园里,我看见了那么多年轻的知音。清华附中的校长喜欢这个电影,看完之后特意安排高三年级看了一遍。那天和学生们聊到马上要面临的高考,他们显然从电影中得到了很多。
我们拍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故事,是真人历史传记片,相信年轻人会喜欢,但没想到大学生那么喜欢。将影片中角色的名字修改为化名,对我们来说是很无奈。但很多观众看完之后好奇,在网络上搜索角色的原型,也了解了那段历史。
有人認为,体育电影的通病在于情节可预测,悬念不大,吸引力必然下降。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俞白眉:中国观众在大银幕看到的体育电影比较少,这个类型跟其他类型相比,其实不一样。体育电影的最后,主角通常是胜利者,但好的体育电影能做到观众即便知道结果,仍然会觉得跌宕起伏。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