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的崇礼,被天南海北的滑雪发烧友们塞得满满当当。
早上8点半左右,富龙雪场还未完全苏醒,白又白就早早换好了全套装备,准备开启每周例行的清早遛弯。轻巧地换刃、施压、旋转,不足30秒,一条连贯的S弯极其丝滑地印刻在了陡峭的高级道。
说是遛弯,实际是泰格岭山地学院教官们的晨训。通常,训练会持续到早上10点。而此时,远在3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阿勒泰,鉴于时差,雪场才刚刚开门迎客。自今年1月初起,小艾每天都会是第一批坐着缆车,迎着朝阳抵达雪场的人。

这段时间里,白又白与小艾的朋友圈会极为高频地po上与滑雪相关的片段,大多间隔不会超过三天,同步活跃的还有其分布于全网的社交账号。
诸如他们一样的滑雪自媒体人,在每年的12月至3月之间,占据着各路平台最可观的流量,输出着体量庞大的鲜活内容,也撩动着大批蠢蠢欲动的普通玩家。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国内的滑雪热是趁冬奥东风突然崛起的井喷产业,然而在看不见的地方,早就有一群怀抱热爱的人们,一头扎进了滑雪的坑,甚至甘愿让整个人生轨迹多了额外的变数。
当滑雪成为生活本身
2月13日晚7点,全网超百万粉丝的比利白发布了“滑遍中国2022”迟到一年的亚布力滑雪vlog,将近15个小时后,这支被收录在“滑遍全球”栏目第5集里的视频在抖音收获了1032个赞。
流量积累的背后,是比利白长达10年对滑雪内容的持续输出,“最早是2012/2013年,还是发在论坛上,写点去法国雪场的一些攻略之类的,纯兴趣。”法国的格勒诺布尔,是他此前读书的地方,也是1968年冬奥会举办地。在那里,一天往返地去山里滑个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回国工作后,还是出于喜欢,比利白开始在雪季抽时间外出滑雪,并逐步将内容阵地挪到了公众号(国内账号全网同名)。2015年12月30日,首篇与滑雪有关的《北海道降雪NO.1的滑雪场》推送,4500的阅读量对没发几篇的初创号来说,属实不错。慢慢地,知乎、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接续而开。
深耕+高频,是我能想到用在比利白与滑雪自媒体之间最贴切的词。以最晚进驻的小红书来说,距离2021年5月15日的首发,已累计发布近350篇笔记,绝对算高产的那拨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保证持续的内容呈现,特别是当人生迎来意外转弯时。
2022年2月2日早上9点59分,桃子发了一条预告雪季南山开启约课的朋友圈。当天晚上,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强烈的惊喜之余,却也遭遇了尴尬,“课已经约到10天后了。”没有太多犹豫,她决定照常上雪道,把预约的课时足量上完。13日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提早封板,回到了上海的家。
从3月到11月,桃子停更了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回忆到这里,她的语气还是能听出少许的失落与焦虑,“我每天是在休息,调整身体,但也老会害怕很长时间没有出现,离开太久,再回来肯定会有影响。”
于是,在安胎的日子里桃子依旧保持着适度的运动,跟着刘阱宏跳脚不离地的毽子操,还有JO姐的快乐踏步,既为了更顺利地生产,也是为了在年底雪季时就能回到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