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兔令
作者 王诺诺
发表于 2023年3月

主持人说:

《三体》首部视觉化作品开播,“借助外来力量拯救腐朽的人类社会”的理念再一次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思考。诞生在银河系臂旋边缘的人类文明,或许在宇宙尺度上过于渺小,总会让人担心各种毁灭文明的概率事件。一颗小行星意外闯入太阳系,一种远古病毒从融化的冰层里重见天日,一群来自平行宇宙的同胞任性行事导致历史事件线被篡改……任何微小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文明未来命运的关键。

脑洞时间:

如果因为美食呢?当我们对“美味”食物追求到极致,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1

农历兔年到来之际,兔子这种狡黠又迷人的小动物又一次占据了公众视线。不嫌弃代谢产生的气味的话,它无疑是很好的生活伴侣、家庭宠物。但是,为了防止公共时间线的恶化,这里有必要向所有已经取得穿越资格的旅行者发布一则温馨提醒: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旅行者进入穿梭隧道时,均不能以任何形式夹带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的活物。

众所周知,对于时空旅行者来说,最犯忌讳的违禁品就是兔子。

如果违反条例(《时空旅行者及旅行工具准则条例》第三章第十一条),哪怕只带了一只宠物幼兔,按照联盟法案,都将面临高达两亿联盟点的罚金。若是胆子大一些,夹带的是一对雌雄成年兔,罚金还要再翻个十倍。

“和一只毛茸茸的伙伴上路,代价竟是上亿的罚款?为什么会有这么严苛的规定!”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事实上情况并不简单,禁兔令的起源还要从人类历史上一起重大穿越安全事故说起……

作为最好吃也最会吃的人类,川渝人士并不是从古至今都嗜好吃兔头,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某个时间点之后,成都所有的大街小巷里,才飘散着一种融合了香料、卤水的香味。兔脑壳伴着桂皮、小茴香、干辣椒等十几味香料在锅里煮熟,浸泡数小时后捞起,兔脸肉早已炖烂,食客用嘴唇一吸,就到了嘴里。吃完兔子脸上的肉,掰开兔嘴,兔舌头伸了出来,此时兔舌早已浸渍入味,又韧又脆。兔脑花则要用小勺子舀出来,嫩豆腐脑一样好吃。

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找到了此种诡异的吃兔兔方式,早已无从考证,但所有饕客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至于所有像笔者一样维持时空秩序的警察,或许都在心底暗暗诅咒他。

很快,在21世纪的那一百个年头里,对兔脑壳的喜爱不再局限于川渝地区,而是冲出了盆地,冲向了亚洲。从最早的麻辣兔头、五香兔头衍生出了东北流行的兔头铁锅炖、江浙人士钟爱的糖醋兔头、日本的兔头刺身、韩国的泡菜兔头等等,甚至在遥远的英国还出现了炸兔头薯片、兔头仰望星空派等等。

随着人类对兔子的消耗量从一年三亿只,增长到一年二十亿只,兔子变得供不应求。22世纪初叶,草本植物在地球上迅速消失,城市化的究极形态是摩登都市,钢筋水泥铺满了地球表面,为它裹上了一层坚硬的壳。

本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