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自古以来,神话生物就因奇特的外形和神异的能力被人们传说、敬畏、崇拜。如今,伴随着奇幻电影、游戏等当代娱乐产品的繁荣,神话生物再次获得新生,以更加鲜明、生动、真实的形象成为当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些“复活”的神话生物大多源自西方神话,中国神话中的生物几乎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形象,日益远离我们的鲜活生活。假如中国神话中的动物也是真实的,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从本期起,本刊主编拉兹和果壳网物种日历编辑红色皇后将联袂带来一系列关于中国神话动物的“科(学)幻(想)脑洞”,携古人的浪漫幻想回归动物科学,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考古发现等层面全方位呈现立体的上古神话动物。

中文常用名:赑屃
中文正名:海卷角龟
学名:Oceaniania①
异名:负赑,赑屭,赑 ,鳌,霸下,龙龟
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卷角龟科-卷角龟属
赑屃(bì xì)就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巨龟“鳌”,因为头上有角,被认为是“龙子”。其实,它属于一类叫卷角龟(Meiolaniidae)的史前巨龟,因为生活在海中,所以也叫海卷角龟。
卷角龟体型巨大,长达2.5米,被认为是所有已知非海生龟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而赑屃生活在海中,由于海水的浮力作用,赑屃可以长得更大,达到3.8米长,体重近1吨。


演化
赑屃和陆生的卷角龟拥有共同的祖先,即始卷角龟。始卷角龟最早生活在巽他大陆架①上,后来,随着巽他大陆架沉降入海,一部分始卷角龟迁移到大洋洲,演化成卷角龟,另一部分则留在原地新生的海岛上,成为生活在浅海海岸的赑屃。
形态特征
赑屃的头颅形状和卷角龟类似,生有很多结节状及角状的突出物,面庞两侧有两只大角,很像传说中的龙;背甲盾片突起多棱,中间纵列三片甲盾尤为突出,呈山峰形;尾巴表面皮肤骨化,环节状愈合,形成铠甲保护,末端有刺,可以说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奇怪的龟类之一。
卷角龟:
生活在豪勋爵岛(Lord Howe Island)的Meiolania platyceps是一种大型卷角龟,身长可达2.5米,头颅后侧的鳞骨生长着一对短角,尾部包裹带刺的骨甲,看上去十分怪異。植食性,一般认为它是陆生的,但近期对于骨骼的比较研究,发现它的一些特征更类似水生龟。也许它是一种在海岛沿岸潟湖浅水中生活的半水栖龟。

Meiolania platyceps的脖子结构保证了它的头有一定的灵活度,头部的角和突出的骨节可能用于互相推顶搏斗,以争夺配偶或资源。它的灭绝原因未知,但可能与冰河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高低变化有关。
和卷角龟保持了始卷角龟的基本形态不同,为了适应海洋生活,赑屃的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成年赑屃虽然总是生活在海中,但并不擅长游泳,而是像河马一样只能在浅海行走,为此它们进化出了更长的腿;赑屃以海床底部的植物和海礁上的海藻为食,为了能到更深的地方啃食这些水下食物,它们演化出了更长的脖子。因此,从外形上看,赑屃更像长了卷角龟脑袋的加拉帕戈斯象龟。赑屃的尾巴也较卷角龟更长,以帮助它们更便捷地在水里移动,由于防御功能降低,成年赑屃的尾刺短而圆钝。

赑屃在逐渐成年、进入海洋生活的过程中,背甲中央盾片的中心会露出一个小孔,直通背部的盐腺。盐腺能把赑屃进食时带进体内的盐分贮存起来,并通过腺管从背甲开孔流出体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