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流浪地球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笔者发表了《一九三九: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一文,以1939年上映的两部国产科幻影片《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为线索,简要介绍了民国时期外国科幻电影的放映情况以及中国电影人在制作科幻影片方面的早期探索。近来,笔者又发现了一篇趣文,同样出现在1939年,堪称《流浪地球》的先驱。
文章标题为《世界末日当如是》,发表在上海的《科学画报》第6卷第3期上(9月1日),开头说明地球因潮汐作用渐渐远离太阳,数百万年之后将不能维系生命。接着,假想1941年的人们发现了一个未知天体闯入太阳系。1943年5月,该星体变得肉眼可见,至1951年11月已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到1953年8月,其视直径已十倍于月球,造成地球的潮汐巨变,海啸席卷了各大沿海城市,大批美国人向西部逃亡,潮水在身后奔袭,漫延至内地。每天,可怕的潮水要冲刷大陆两次,幸存者躲在高山和高原之上。在星体引力牵引下,地球与太阳渐行渐远。到1954年,太阳看起来已缩小一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降至零下256℃,海水湖泊全部结冰,只有液态空气凝聚成的小池塘,人类必须借助御寒服和氧气面罩才能在户外活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