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定海籍当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第四届“三毛散文奖”日前揭晓。文学大省浙江,又颁出一份冠以“名人之名”的文学奖项。不仅仅是三毛,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丰子恺、茅盾……许许多多和浙江缘分不浅的大作家们,都在浙江“拥有”一个文学奖。把一个个“名人”文学奖串起来,就是一张浙江的文学地图。
在中国文学的风景中,这张地图为什么璀璨?又将如何璀璨下去?本期阅读就来谈谈这件关于浙江文化的底蕴、视野和品位的事情。
一:浙江文学地图的绘制,可以先从一个历史的“遗憾”说起。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是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其中,茅盾和鲁迅都是浙江人。只不過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春天一夜到来,他们就被中国作协“请”走,为国家级文学奖“站台”。

之后,文学的热潮一度退去。时间走到21世纪,人们对精神品质要求极大提升,文学又热了起来。
新世纪的浙江人在想:能不能把浙江的文学家永远“留”在浙江?
首先“落户”的是徐志摩诗歌奖。徐志摩出生在嘉兴海宁,他的祖上家业“裕丰”酱油现在仍是当地特产,还继承发扬了徐志摩这个全球IP。2005年,海宁设立了每3年颁发一次的徐志摩诗歌奖。奖项旨在鼓励创新、推出新人,以丰富当代诗歌美学、促进社会主义诗歌的繁荣和发展。
2010年,郁达夫小说奖诞生。两年颁发一次。每届的颁奖典礼都固定在郁达夫的生日12月7日,在他的故乡杭州富阳。
达夫弄、达夫书屋、郁达夫初级中学……富阳到处都是郁达夫的“身影”。因为郁达夫开创、引领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浪漫主义流派,郁达夫小说奖的评奖也力推浪漫放达、感性丰盈、感时忧国、富有鲜明个性的优秀之作。

又过了6年,三毛散文奖来了。三毛自称“小沙女”,祖居在舟山定海小沙镇陈家村。1987年,万水千山走遍的三毛,从台湾回到她祖辈和父亲生活过的地方,看清了故乡的模样。2016年起,三毛散文奖开始颁发,两年一届。因为三毛的全球华人影响力,三毛散文奖也面向全球华语作家。
此外,还有——
丰子恺的随笔散文和漫画一样灵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丰子恺和家人在嘉兴桐乡缘缘堂度过的几年美好时光,是他散文创作的高产期。于是,桐乡有了丰子恺散文奖。
桐乡也是茅盾故乡。茅盾文学奖已作为国家级奖项设立,桐乡发起了茅盾新人奖。朱自清曾在台州临海执教一年余,名篇《匆匆》创作于其间。台州临海以此为契机举办了朱自清文学奖。“人民诗人”艾青出生在金华金东区的畈田蒋村。1992年,82岁的艾青再次踏上故土,动情地说:“金华是我的故乡,我诞生在金华,故乡实在是太可爱了,绿油油,水汪汪的……”今年,金华将颁发首届艾青诗歌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