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硅谷银行突然倒闭余波仍在,欧洲银行业巨头瑞士信贷集团即被打包出售。
当地时间3月19日晚,瑞信(CS.US)、瑞银(UBS.N)两家超级银行宣布收购协议,瑞银将以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瑞信(约合32.5亿美元、223.05亿元人民币),这一价格不到瑞信上周五74亿瑞郎市值的一半。
这笔瑞士金融业巨头之间的交易,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宗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跨国银行之间的巨型合并交易。而瑞士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瑞士政府表示,将提供逾90亿美元,以弥补瑞银收购瑞信可能蒙受的部分损失。瑞士央行还向瑞银提供了逾1,00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以帮助促成这笔交易。 根据瑞士联邦委员会正在发布的紧急法令,此次收购可以在未经股东批准的情况下实施,以提高交易的确定性。
瑞银称,与瑞信合并后,瑞银现任董事长和CEO将各自在新公司担任同一职位。合并后公司的总投资资产将超过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合并将让公司年度成本削减超过8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表示,价值约160亿瑞郎的瑞信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将减记为零,以补充瑞信的核心资本。这意味着持有相关债券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公开资料显示,瑞信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其管理财产规模达11953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超9万亿元),截至2022年底,瑞信的资产约为5800亿美元,体量超过了当年的雷曼兄弟。通过这笔收购交易,这家成立于1856年的百年大行避免了破产倒闭的命运,但其作为一家独立银行的历史也宣告终结。
风波不断的一周
瑞信危机的进展同样非常迅速,导火索出现在一周前。
3月14日,瑞信发布年度报告自曝,在2022财年和2021财年的报告程序中发现“重大缺陷”,事关未能在财务报表中设计和维持有效的风险评估,并正在采取补救措施。在此之前,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瑞信年报的技术细节提出质疑,后者推迟了原本应于3月9日发布的2022年报。
而根据瑞信发布的年报,该行2022年税前损失为32.58亿瑞士法郎,归属于股东净亏损为72.93亿瑞士法郎。
年报还显示,四季度有大量存款和净资产流出(significant deposit and net asset outflows),并在讨论流动性风险时承认存款外流如果继续,可能对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material adverse ef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