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
作者 刘星元
发表于 2023年4月

刚才,我就极其突然地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场事故对责任双方而言固然是场意外,对我而言似乎也未尝不是。有时候,似乎意外的属性并非奇迹,并非小概率事件,在它从潜伏中跳到光天化日之下后,就会连锁发生,如多米诺骨牌。这是另一场相比而言微不足道的意外——事故发生后,我们这些目睹者几乎是一致性地迅速而有违常理地跳过了车辆的损益,将目光聚焦到了肇事者身上。肇事者有些特殊,它是一头骡子。

事故发生在护城河大桥西侧的主干道上,那头拉着地排车的骡子,在所有事物中最先遭受到了意外的冲击。那头负重累累且行进在一段不算短的上升坡面上的骡子,它许是气力突然不足,许是被周围的什么事物吓了一跳,许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想用自身为饵玩一次洗涮世人的游戏。总之,在所有人都未能预料到的时机里,它一个失蹄,便拍倒在地,紧接着,失去前拽之力的地排车开始了反叛,迎合着路面的坡度持续下滑。驾驭骡车的人向着骡身及时挥出了皮鞭,暂时抑止住了地排车继续下滑的趋势,但最初的波动还是以环环相扣的共振效应激发了出去,堆积于地排车里的建筑钢管如滚木礌石,早已冲开木质挡板的拦截,撞击到跟在后面的小汽车上。受损小汽车的车主跑到车前,先是看了一眼损毁的保险杠,继而又扭头看了一眼肇事者,竟一时不知该怎么处理。显然,对于这样的事故,他之前并未预料到。同样感到不知所措的是另一位驾驶者——那个五十岁左右、黑瘦的中年男人,把肇事的骡子猛抽了几鞭,将它驾驭到路边,从骡车上匆匆忙忙又踉踉跄跄地跳下来,刚要举步向着小汽车奔去,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而停下,用缰绳将骡子拴在了旁边的绿化树上。随后,黑瘦的中年男人紧跑了两步,停在了受损的小汽车面前。那款受损汽车价值不菲,在这座县城里,已经算是高档货了,不知道骡车的主人对这些有无了解。骡车的主人先是蹲下,用手摸了摸保险杠凹陷的区域,继而又站起来,半躬着身子,向着汽车车主不停地说着抱歉的言语。陈述所见,我用了一个很普通的词——踉踉跄跄。在这场事故里,这个词归属于驭骡者,然而,我从未在之前遇到的那些驭骡者身上,看见过如此狼狈的动作。之前所见,驭骡者都是脚步稳健者,无论是举手扬鞭还是抽鞭袖手,无论是弹腿上车还是跳步落地,都显得极为熟稔和潇洒。

在这场事故中,涉事双方均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慌张、无奈以及不知所措。即便是如我这样路过的业余或者职业看客,脸上也都或多或少地涂抹着好奇、疑惑甚至幸灾乐祸的粉彩。此刻,肇事者已经安静了下来,它用长长的鬃尾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着身体,对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丝毫不感兴趣。它就这样迅速从漩涡中抽身而出,把后续的麻烦抛给了驾驭者,就像是在外面闯了祸的纨绔子弟,若无其事地转身走进自家的高门大院,将处理这些麻烦的活计全部抛给了当家的父兄,自己则怀揣着事不关己的心思作壁上观,甚至连壁上观都懒得观。

这起事故最终是怎么解决的,我并不清楚,因为我早已提前离开了,因为诸多对一些人而言微不足道的小事还在等着我去赴约。每天,我都要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哄娃养家……这些琐碎之事以结绳之状驱使我如骡马一般奔走于自己的生活轨迹里。在小人物的生活里,固定的轨迹预示着行止的安全,它死板、无趣,却让我不敢躲、不能躲、也不愿躲。背离既定轨迹,或许会让我体会到暂时性的欢悦,然后欢悦之后,迷路的我、失路的我、出轨的我,又将何去何从?因此,作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克制着、隐忍着、趋同着,尽量不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交通事故”,哪怕这“交通事故”只是一些小摩擦。一起由骡子引发的意外事故,如果非要与我牵扯上什么关系,那它也只不过是既定生活里的一个小波澜,是我生活里的对立参照物,它的作用,便是警示我要更为安分、更为守己、更为规规矩矩。如此而已。

只是我没想到,这起无关我分毫的交通事故,还是给我留下了浅浅的后遗症,最为明显的症状,便是让我零零碎碎地想起了一些与骡子有关的故事。

在诸多的词语组合里,“驴子拉磨”是个相对固定的短语,以这个固定短语为基座,我们还创造出了几个颇令人认同的歇后语。读高中时,遇见过一道歇后语补充题,题干就是“驴子拉磨”。

本文刊登于《美文》2023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