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阔叶林里的见闻
我站在一棵橡树前,凝望它的伟岸。它虽然没有落叶松那么高,却也是长白山顶天立地的汉子。
童年的时候,我经常在长白山西坡开峰林场的橡树下捡橡树的果实,用橡子的果实当弹弓的子弹。
谁的童年没有过调皮的记录。
我经常漫步的森林应该在海拔三四百米到一千二三百米之间。这只是个大概数字。在这个海拔高度的森林里,我遇见最多的就是落叶乔木。
看不出这棵橡树的年龄,因为我还缺乏依据树的大小就能判断它大致年轮的本领。
橡树就是落叶树木之一,到了冬季就会落叶。前不久看过一个资料,说森林的一棵橡树可以成为300多种动物的家。至于橡树是哪三百多种动物的家,我仅仅知道野猪吃橡树的果实,还有鸟儿在橡树上安家,再就是一些昆虫吃橡树的叶子。
长白山由于地质形成、构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土壤、气候和物种都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布特点。
长白山有五条植物带,不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植物带,区分比较明显。五条植物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岳桦林带、极地高山冻原带。
这是地球地理的传奇。从海拔300米到2690米之间,在10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5条植物带层次清晰地环绕在长白山的不同层面上,形成了从北温带到北极圈2000多公里才能够呈现出来的植被带浓缩奇观。
我经常光顾的森林就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它位于海拔300米~700米之间,俗称阔叶林带。也有学者把海拔500米以下确认为阔叶林带。
普通读者不必去计较是海拔300米还是海拔500米,知道这一带是阔叶林带就可以了。还有,这个阔叶林带是落叶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很容易理解,它是温带最常见的森林类型,因其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
离开橡树,没有走多远,有几棵钻天柳。钻天柳为被子植物,杨柳科。钻天柳也是落叶乔木,可以高达30米,不管远看近看,它都像一位站岗的军人,树干通直,树冠圆柱形,树皮浅灰褐色,片状纵裂。我多次在江河沿岸的山谷中看见它们。在长白山的树种里,钻天柳并不名贵,但它属阳性速生树种,用途较广,木材供建筑用,同时又是江河沿岸水士保持的优良树种。
可以说,阔叶林是我三年来光顾最多的林带,也是漫步的乐园。在这里漫步,经常看见的是乔木,比如桦树、杨树、榆树、核桃楸、黄菠萝。红松是一种常绿乔木,高约30米,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带中占据重要位置,被称为“长白山珍品”,是一种极为优良的用材树种。红皮云杉又称红皮臭,也属常绿乔木,高达30米。
落叶阔叶林中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它在水土保持上也有重要的意义。林中的水曲柳和核桃楸都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山杨、白桦是速生用材树种,树干挺直,木材产量大,是很好的民用材和坑道材。它们生长迅速,往往成片萌生,有很大的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效应,也是造纸的好原料。而椴树可供建筑、家具及薪炭用,树皮是良好的纤维原料,椴树还是著名的蜜源植物。
这个上午,我在林中看见了桔梗、山葡萄、五味子,也看到许多药用植物,如柴胡、苍术、地榆。今天没有看见熟悉的天麻和细辛。
刚刚过了一个山梁,遇见两只松鼠,接着看见花尾榛鸡消失在灌木丛中。刚才说过,野猪吃橡树果实,阔叶林是野猪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个林带的动物还有狍子、黄鼬、环颈雉、松鼠。
去年春季,就在这片树林河边的一个水坑里,我抓到二十几只林蛙。十几岁的时候,我经常去一个叫小山的地方抓林蛙。那时不知道蛤蟆的学名就叫林蛙。作为两栖动物的林蛙在水底冬眠后,春天就从河里跳到岸边的水洼繁殖,之后再进树林生活一个阶段,入冬前再回到河流里准备冬眠。
我坐在一棵倒木上休息,看见附近有几株细梗石头花,花瓣淡紫色,它的花期已接近尾声。在细梗石头花旁边,筒状的剪秋罗开出深红色花朵。剪秋罗花比较美丽,花期也长。有时候我在路边也能见到剪秋罗。花大而美丽的赤芍早已过了花期,只能等明年再一睹它的芳容了。
一只白腹蓝姬鹟飞往河流那边。就在这时,我听见灌木丛发出奇异的响声,我以为是刺猬,后来发现是一只东北兔。这是一次惊喜的相遇——我已经很久没看见过活蹦乱跳的东北兔了。东北兔从不靠近人类,平时又无固定的巢穴,白天栖息于灌木丛,晚上出来觅食,所以想看见高山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选择从林中的斜坡往回走。不走重复的路线,也许会有更多的新发现。沿途我看见了黄菠萝树和核桃楸,并在林缘听见了红胁蓝尾鸲的鸣叫,但没有看见它的身影。再有一个月,它也要开始南迁了。
走在一个山坡上,我习惯性地回望森林。落叶阔叶林的结构简单,可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每年春季,乔木树种都在树叶未展开前争相开花,它们多为风媒花。
我好像突然又听到了某种呼唤从森林里传过来,深沉而悠远。是幻觉也罢,心理作用也罢,我相信那呼唤一直都在。
我深深地呼吸,似乎在释放内心某种说不清的情绪。
我边走边想,那些林下草本层多数为多年生的短命植物,它们借春天林内较强的光照,也争先吐蕊,构成一個绚丽的大花园。它们在这个时期迅速地累积营养物质,迅速地发育,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现的机会。
对它们来说,这是一场生命的盛宴,而我们看到的是昙花一现。到了夏天,等乔木长满叶子,林冠郁闭,林内光照逐渐减弱,那些短命的草本植物便结束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生命周期,而另一类耐阴性的草本植物相继出现,与乔木一道进入秋季,随着乔木落叶,枫叶红透,草本植物也逐渐干枯。
我在几个秋天都目睹过种子的传播方式和过程。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种子和果实多数有翅,就是说,到秋季种子成熟,可以借风力进行传播。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考虑得非常周到。
而林下草本植物和灌木,则靠动物传粉并散布果实和种子。
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长白山落叶阔叶林的故事,也是长白山最外圈的林带——阔叶林带。
写在森林的座右铭
时光像山岳一样古老,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从前发生的事,将来必定还会发生。在太阳的眼里,人间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昙花一现的情景剧。
经历得多了,除了生死,其他的波澜壮阔看着也都很平淡。
这是我在林中高处看远山时的感受。对于个体的生命而言,只要不辜负时光,就是最好的人生安慰。
三江水源远流长,长白山山脉悠远,流连在白山黑水间,就是我最喜欢的生活。头几天,我写了《我的长白山日历》,我的日历里包括花朵历、鸟儿历、动物历、植物历、江河历、森林历。就说鸟儿历吧,长白山的鸟儿就三百多种,江河历里除了写长白山河流湖泊,还有水中的生物,如果想寫得更深刻,那还有长白山人文历。每一个系列都能写几百篇文章出来。
我按部就班地漫步森林,清静地写下有关长白山的一切。
下午,安静地观察毛丁香。它是落叶小乔木,有两三米高。它的花比较密,花冠紫色,也见过淡紫色的。这一棵长在崖石上部,我能隐隐听见崖下流水潺潺的声音,却看不见溪流。
在长白山地区,与毛丁香同属的还有辽东丁香、关东丁香。而关东丁香主要在抚松境内有生长。
悬崖峭壁上有鸟巢,搭在石头缝隙里。我急于去前面的树林,那里传来我所陌生的鸟鸣,我想去探个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