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他最后失去的东西
作者 贾静晗
发表于 2023年4月

世界上第一個人类赛博格(半机械人)彼得·斯科特·摩根在去年夏天去世了,享年64岁。

由黑色金属制成的“骨架”离开了那具瘦得惊人的身体。电子屏幕上,3D头像的表情停留在最后一刻。语音系统里的AI也停止了运算,无需再帮这个人类思考下一句话该说些什么。

然而,对于机器而言,这些只是暂时的静默。通上电,输入指令,它们仍能照常运行。语音盒中,由电脑合成的音频能够在AI的控制下生成话语,以彼得熟悉的方式,继续与他人顺畅交流。

唯一彻底消失的,只有彼得的肉体和部分精神。

2017年,彼得患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那是他的肉体逐渐走向“死亡”的开端。ALS俗称“渐冻症”,会破坏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使患者逐渐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最终,他们将无法说话、走路、呼吸、吞咽。大多数患者会在发病后的三到五年内去世。

确诊时,彼得59岁,是一名机器人科学家。对他而言,瘫痪和疾病是一个工程学问题,就像一台机器坏了几个零件。怀着对科技的极度乐观和对家人的留恋,他决定改造自己的身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赛博格。

这并非一时的异想天开。彼得从16岁就开始计划这件事了。1974年,16岁的彼得在一篇作文中畅想,未来自己的大脑将如何与一个电子大脑相连:“我的五感将会被无数的电子元件增强……我们连接在一起,远比之前更加聪明……我不再是开车,我会成为那辆车。”

上世纪70年代,彼得进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计算机科学,并在1986年获得了英国第一个机器人领域内的博士学位。在当时,机器人学在许多文化精英眼中仍是一项不入流的学科。

1983年的芝加哥,彼得在机器人学研讨会上发表讲话,那时的他坚信:“只要我们足够聪明、足够勇敢、足够擅长各种尖端技术,不管前方命运如何,我们都能改写未来,改变世界。”

30多年后的医院里,医生告诉彼得,他只剩最后两年的生命。彼得想的是,得赶在连眼球都不能动之前,快一点完成身体的改造。

对于自己将成为“新人类”试验品,彼得感到前所未有地兴奋。“要重新定义‘被困在自己身体里’。”这位科学家说:“这不仅仅是关于渐冻症,它与所有残疾都有关,无论是事故、疾病、遗传,或仅仅是变老。归根结底,这关乎地球上每个人的自由。”

在自传《彼得2.0》中,他写道,彼得宇宙的第二规则是,“打破规则对人类至关重要。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