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作者 张佳玮
发表于 2023年4月

烟火气这词很中国,他处不太容易懂。李安《饮食男女》里,归亚蕾扮的梁伯母,在美国女婿家住不惯,回家后一口湖南腔跟人抱怨:“吃饭咧,除了洋葱就是汉堡,我炒个蛋炒饭,他的警报器都会响咧!我在那里真是生不如死!”

的确,吃惯汉堡当饭、家里又有烟雾报警器的人,很难理解蛋炒饭的意义。好蛋炒饭,得讲镬气。热锅冷油,隔夜饭,铲锅烟雾,炒得乒乒乓乓。有明火最好,蛋蓬松,饭耐嚼,身骨干爽,才是好蛋炒饭;暗火无烟,蛋稀饭黏,拖泥带水,谁吃得下。

如此这般,厨灶间烟火飞舞,哪怕一碗蛋炒饭,都让人生机蓬勃;冷锅凉灶,瞎糊弄事做出来的,尤其是冬天,很容易让人垂头丧气,甚至了无生趣。

十二年前,上海遵义路天山路那一带,夜间会停住一辆大三轮车,放下炉灶、煤气罐、锅铲和各类小菜。推车的大叔把火一生,大妈把车上的折叠桌椅一一拆开放好。

你去吃,叫一瓶啤酒,问大叔:“有什么?”大叔年纪已长,头发黑里带白,如墨里藏针,但钢筋铁骨,中气充沛,就在锅铲飞动声里,吼一声:“宫保鸡丁!蛋炒饭!炒河粉!韭黄鸡蛋!椒盐排条!”“那来个宫保鸡丁!”“好!”

他家手艺不算多样,而且挺固执:如果有人提过分要求,比如,“老板,非黄炒鸡丁!”老板就皱起眉来,满脸不耐,粗声大嗓地说:“那样炒没法吃!”

但这几样菜,千锤百炼;油重分量足,炒得又地道;能吃辣的,喝一声“老板加辣椒”,老板就撒一把辣子下去。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