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送的礼物很好,下次请不要送了
作者 林特特
发表于 2023年4月

有一年,我去南方某城出差,回程时,合作方的一位大哥与我同行,他也要去北京办事。

我们买了同一趟车次的高铁票。在车站检票口,大哥忽然一拍脑袋,“对了!忘了给你买点土特产带回去!”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出现时,离“停止检票”仅剩一分钟,我扶着两只大箱子,一只他的,一只我的,急得满头汗;大哥也满头汗,只见他俩胳膊上挎着两篮桃,说是篮,更像筐,篮子上贴着红纸,上书“至尊水蜜桃”。

“快跑!”大哥看我一眼,看告示牌一眼,我们极具默契地拖箱带筐踉跄狂奔,勇闯闸机。大哥从裤兜中掏出身份证的刹那,摔碎了手机屏,而两筐桃差点卡在闸机处不可自拔。

一番狼狈后,我们终于抵达列车前。时间紧急,我们压根没按照车票上的车厢数字上车,而是先上车,等车开了,再每人一篮桃,不,是一筐桃,每人一只大箱子,一步一步挪到正确的车厢和座位上,挪得不多,也就八节车厢吧。

待安座,我刚松下的气又提起来,桃篮放不进头顶的行李栏,搁在过道中,又挡着行人的脚步。唯一的办法是放在脚下,两脚悬空,两腿屈着,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一直在想,怎么把桃分给周围的乘客吃,或者送给乘务员?或者干脆留给下一站的乘客?

大哥没有给我弃桃而去的机会,他形容了水蜜桃的美味,想象出他将带一篮桃进京访老友,老友见到桃时欣喜的表情,以及对方能接收到的千里送桃之诚意。大哥还提醒我,“我跟你们单位那谁谁说了,你明天上班给他带几个桃去,特产!”

四小时后,我们到达北京南站。人山人海,打车处,队伍长到绕成几重回字,我只能坐地铁回家。

地铁颠簸,人挤着人,我恨不得把桃篮顶在脑袋上,换乘,再换乘,一小时后,我出地铁,新的磨难开始了。要过天桥,上天桥八十一级台阶,下天桥同样。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