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弱的硬骨头
作者 关河五十州
发表于 2023年4月

美國军事观察家、海军陆战队情报军官卡尔逊1927年来过中国,那时正值北伐战争,中国士兵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个会打仗的商品,作战时只根据军饷多少选择出力的程度,给的钱多就起劲一些,给的钱少就坐地耍赖,简直一盘散沙。作为军人,他对当时中国军队的评价很低,一方面是看到中国军队从组织、训练到装备都相当成问题;另一方面他发现中国军人尤其是军事领导人的忠诚度不高,朝秦暮楚是普遍现象。

卡尔逊看到的,日本人也看到了,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日本政府的领导人才会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他们满以为他们所要面对的不过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国,以及许多相互争吵和掣肘的军事政治派别。对付这群忙于内耗的中国人,最多只需像从纸盒里抽面巾纸那样,稍微一用力,就能全给截断戳破了。

为何而战

这明明是“地多、人弱、速来”的节奏,可现实还是和张狂的日本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不管日军攻得有多猛,张牙舞爪的姿势有多吓人,人家都在照旧抵抗,而且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够分量的中方军政领导人闹分裂或倒向他们一方。

1937年,中国人在上海抵抗的顽强程度,大大超出了日本政府乃至卡尔逊这个西方观察家的预料。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