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直觉靠得住吗
作者 张辉
发表于 2023年4月

人的思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理性的,前者是从经验和想象中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中得来的。直觉,是由于积累了该领域大量的经验,不需要去深入分析就自然产生行动和判断。比如我们说“初见一个人,第一印象很重要”,这第一印象就是直觉。那么直觉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否靠得住呢?

直觉是如何产生的

人脑的结构有着明显的3个层次——最底层是古脑即爬虫脑,中间层是哺乳脑,最高层是新脑即新皮层。人脑的这3个层次一个套着一个,在进化的阶梯上一个比一个晚地分化出来,在形态上后来者把前者包盖起来。

爬虫脑是大脑第一阶段的演化,大约发生在2.5亿年前。爬虫脑演化是为了生存,因此其控制生命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逃命、喂食和繁殖等功能,但不包含感情。

哺乳脑是人类大脑第二阶段的演化,发生在6000多万年前,这时候大脑的边缘系统出现了,它掌管情绪与记忆功能,是大脑的“情绪中心”,也是非语言行为的源头。

人类的哺乳脑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大脑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包含感觉和情绪,拥有玩乐的欲望,也是母性的来源。当周遭环境出现变化时,信息会第一时间传到边缘系统,大脑便会依据本能或过往的经验做出及时的判断,速度极快且难以掩藏。

换句话说,“感觉”“直觉”“潜意识”都是“边缘系统”的重要产物。在生活中,当有人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或是做出了挑衅的动作时,你是不是很容易被激怒?这种情绪的触发,正是哺乳脑在起作用。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