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骑车旅行已经比较平常的今天,90后农家小伙徐云,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就成了“骑行顶流”,拥有全网观众近四百万。他的骑行账号“徐云流浪中国”,视频播放量五十万以上,高峰时,超过六万人同时在线追看他的视频。观众更是戏谑地将账号名断句为“徐云流,浪中国”,亲切地称他“云流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徐云的视频呢?网络上“高赞”的答复是:“徐云的视频,让我们看到了浪漫主义的故事。它能给人一种真实而平静的力量。”
孤独与真诚
徐云出身于江西九江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连鸡蛋都很少吃,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穷苦能磨炼意志,贫穷让徐云成长为一个很独立的人,意志力坚定、有主见、不受他人影响。这样的性格优点,让他之后几乎没有过渡就适应了骑行生活。
上大学后,因为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徐云没有拿到毕业证。工作不好找,又不想进厂打工,徐云在家“躺平”了两年。那段时间,他幻想过成为网文作家一夜暴富,经常泡在图书馆,但真正执笔,才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再后来,为了生计,徐云还是选择进工厂工作。
2020年中旬,因为疫情原因,工厂停工,徐云失业。在农村老家待了一个多月后,对未来迷茫的徐云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骑行。他想:“趁着年轻,去外面看一下吧。我已经三十岁了,可能四十岁就没有机会去外面四处看了。”
没有太多犹豫,2020年10月31日早上,带着打工攒下的三万元和七十千克的骑行行李,徐云从江西九江武宁县出发,计划骑行到广西东兴。东兴是中越边境,也是219国道的南端,他计划沿219国道骑至新疆。
但徐云只骑了不到二十千米,就全身冒汗,反胃,剧烈呕吐,在路边坐了一两个小时才恢复。与观众眼中体力超强的印象不同,徐云的身体素质并不好,而且在成为骑行博主之前,完全没有骑行基础。不过成长经历造就的独立与倔强,让他不允许自己退缩。
徐云逼着身体去适应骑行,直到十个月后陷入泥泞般的困境——因为疫情,他不得不一直在西南地区打转;又因为家里有事,他不得不寄回去一万多元,路费即将用尽。为了解决费用问题,徐云尝试过就地打工攒路费,但当时所在的重庆因为疫情严重,工作很难找。不得已,徐云变卖了唯一的运动相机,还在一个桥洞下住了五天。
那是徐云骑行中最迷茫的一段时间,直到决定返回老家时,才迎来了转机——返程路上,徐云自学了视频剪辑,第一条视频发出后,赚了四十元钱。他当即决定放弃回家,重新出发。“一天收益三四十元钱,够吃饭了,干脆就这样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