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状元”暖男的家人做对了哪些
作者 花十一
发表于 2023年4月

在《我们的日子》的剧情里,好学男孩王明中考中省状元,顺利入读他梦寐以求的大学。而在读大学期间,医学的发展又解决了一直困扰着他的生理缺陷问题。这个自闭、好强又懂事的男孩,终于冲破悲惨命运的魔咒,迎来了光明而美好的新生。

王明中八九岁时得知自己患有隐睾症。那时,他被小伙伴戏弄嘲笑,崩溃之后陷入自闭。但悲惨的命运没有让他绝望,反而让他滋生出成为一名医生,治好自己的梦想。他把孤独和委屈都化作学习的动力,埋头苦读十数载,终于功成名就。

王明中不仅学习好,还懂得感恩,对家人特别有责任心。尽管他沉默寡言,却和妹妹一样是家里的小太阳。昔日可怜脆弱的小男孩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跟家人的呵护和教育分不开。那么,在王明中的教养路上,他家人都做对了哪些呢?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高考成绩揭榜那天,全家举办庆功宴,王明中举起酒杯说了一番感谢家人的话。他说自己最要感谢的人是姥姥,感谢姥姥对他的关心和偏爱。其实,姥姥是个旧思想很重的人,她并不懂教育方法。但是她拥有朴素的亲情观念,始终像母鸡护小鸡那样守护着王明中。

王明中从小到大,衣食住行都由姥姥操持。他生病后也是姥姥率先东奔西走带他治病。姥姥偏爱王明中,除了日夜贴身看护,平日还常给他开小灶补身体,偷偷给他吃零食,就算被女儿女婿甚至外孙女控诉偏心,她也不在乎。不但如此,姥姥对王明中从来都没有要求,不要求他报答、不要求他懂事,甚至不要求他成为好孩子,只要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就行。就是这样无条件的爱,让王明中充满了安全感。

只有当真正感觉到被爱的时候,孩子才能产生正向反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以,王明中虽然内心孤独自卑,但没有堕落学坏,而是默默努力学习。

就像剧中从小被欺负的杨思宇一样,有人爱就不容易学坏。杨思宇的父亲杨大山年轻时是人尽皆知的流氓。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