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到符号
作者 刘欣
发表于 2023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历史时期的标志符号(续)

中国人民解放军无军衔时期的军兵种符号(1965年6月~1988年9月)

1965年2月18日,国防部发布“中央已经批准取消军衔制度,现正按法律手续报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从即日停止授予和晋升军衔的工作”通知。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5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服样式的决定,同时废止55式军服、军衔及各种标志符号。

1965年6月1日,全军陆续换发新式军服(即65式军服),全军官兵统一佩戴新式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作为识别标志。65式领章为大红棉平绒材料,背面为白色棉布质地,印有红色边框,可填记姓名、部队代号、血型等内容。

这种领章的制作工艺采用扎线缝制,生产工艺复杂,手工操作多,且效率低。同时缺点较明显,如洗后收缩变形大,使用中褪色快,而且易倒绒不平整。针对65式领章的缺点,总后3522厂于1971年12月13日研制出聚乙烯热合工艺领章,这种领章的优点是外形平整,质量好,褪色慢,洗后收缩变形小,使用寿命长。同时,能实现生产的机械化,而且取消缝明线,节省原材料并且降低成本。

自1972年下半年起,领章全部改为不缝明线的聚乙烯热合领章(即72式领章)。1974年5月1日,海军恢复使用55式海军服。海军士兵着水兵服时佩戴全红水兵肩章,74式水兵肩章也采用聚乙烯热合工艺。

1982年,中央军委正式作出恢复军衔制的决定。1983年8月1日,文工团、军乐团和三军仪仗队先行换装新式军服(礼宾服)。新式军服恢复军种符号和军种色领章,这套军服是为实行军衔制设计的,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正式定型生产。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的阅兵部队穿着新式军服。

然而,1985年党中央决定精简军队100万,因此恢复军衔制的计划推迟执行,但为军衔制而生产军服的计划照常进行。5月1日,全军换发新式军服(即85式军服),装备部队时暂以肩章、领章上的军种符号代替军衔标志,全军统一佩戴新式帽徽、领章和肩章(即85式标志符号)。陆军、海军、空军干部分别佩戴军种符号肩章和红、黑、天蓝色底镶黄边中缀金色五角星的军种色领章,士兵佩戴缀钉“八一”五角星军种符号的军种色领章。

85式军种符号分为军种符号(固定在肩章上)和领章符号两种,均采用铝板材料烤漆工艺,两种符号图案一致。干部用军种符号背面带有可穿铁丝的鼻环,用以固定在肩章上,按照军以上(将官)、团以上(校官)和营以下(尉官)级别配发不同材料的肩章,以军种区分使用。士兵用领章符号则带有别脚,直接别在领章上。

陆军符号为“八一”军徽图案,以“八一”红五角星為主,五角星边线为光面金黄色。除陆军指挥机关、各兵种部队、院校干部战士佩戴使用外,第二炮兵部队、国防科工委所属科研单位、部队的干部战士也使用陆军符号。

海军符号为“八一”军徽衬托铁锚图案,以“八一”红五角星为主,铁锚为光面金黄色。海军指挥机关和舰队、基地、航空兵等部队,以及海军院校、科研单位的干部战士都使用海军符号。海军舰艇部队水兵配发方形刺绣海军锚图案的水兵服肩章。

空军符号为“八一”军徽衬托飞翅图案,以“八一”红五角星为主,飞翅为金黄色。空军指挥机关和各兵种部队、空降兵,以及空军院校、科研单位的干部战士都使用空军符号。

85式符号虽然只配发使用不到4年时间就废止了,但是同期的三军仪仗队却一直使用85式领章符号到1992年新式仪仗队礼服配发为止。

中国人民解放军87式军衔时期的军种符号(1988年10月~2007年7月)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本文刊登于《轻兵器》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