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兰西军事博物馆系列之一 军事博物馆与皇家荣军院
作者 陈传生等
发表于 2023年4月

路易十四与皇家荣军院

皇家荣军院是法王路易十四(1638~1715年) 下令兴建的, 路易十四在位期间还下令建造了宏伟壮观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与凡尔赛宫相比,路易十四更加看重荣军院。他说,“荣军院是一座负有军事使命的建筑,设立荣军院是我统治时期最伟大的一项决策”。

路易十四肖像,作者雅辛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约1701年
挂毯画《皇家荣军院的建立,1674 年》,作者皮埃尔·杜林(Pierre Dulin),1710~1715年
巴黎皇家荣军院(北侧)
荣军院总建筑师里贝哈尔· 布鲁昂特(1635~1697年)和儒勒·阿尔杜恩·曼萨特(1646~1708年)

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被认为是法国历代王朝中最著名的君王,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范,他以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使法兰西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4岁(1643年)登基,23岁(1661年)开始亲政,在位时间长达72年。从他幼年继位到亲政之初,法兰西的内乱和战争接连不断。发生于1618 ~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场欧洲战争),使全欧洲处在混乱与废墟之中,法国虽然取得最后胜利但也元气大伤。发生于1648~1653年的“投石党动乱”,是紧随法西战争(1635 ~ 1659 年) 而爆发的法国内战,内忧外患双重夹击,使数以百万计的法国人在暴乱中丧生。

发生于1667~1668年的遗产战争,是路易十四继位后发动的侵略西班牙的战争,揭开了对外侵略扩张的第一幕。连年征战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何安置和救助伤残病老的退伍军人亦成为国王面临的一大难题。早在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时代这个问题就已经显现出来,当时的国王也曾为安置退伍军人建立了一些临时居所,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少年来沦为游民和乞丐的伤残军人在巴黎城里随处可见。

作为国王, 路易十四非常清楚,无论平息反叛、抵御外侵,还是开疆拓土都离不开军队,要想稳定军心并源源不断地招募更多兵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退伍军人的悲惨境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路易十四决定由王室出钱,设立一个大型伤残病老退伍军人安置中心,为这些人提供稳定的住所和医疗服务,这个安置中心兼具医院和养老院的功能, 被称为荣军院(L'h tel desInvalides)。

1670年11月24日,路易十四正式颁布建立荣军院的敕令;同年11月30日荣军院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法兰西国防大臣卢福瓦侯爵,弗朗索瓦· 米歇尔· 勒· 泰利埃(François Michel LeTellier,Marquis of  Louvois)奉國王之命,担任工程总监。总建筑师先后由里贝哈尔·布鲁昂特(Libéral Bruant)和儒勒·阿尔杜恩·曼萨特(Jules Hardouin Mansart)担任。

荣军院全景图,约1680年绘制
木刻版画《皇家荣军院大餐厅》,作者让· 勒波特(Jean Lepautre),1680年
雕刻模型,荣军院建筑布局,制作年代不详

荣军院建设工程进行得相当顺利。1674年,皇家荣军院的主体工程完工,同年10月,路易十四亲自参加竣工典礼,荣军院也入住了第一批退伍军人。根据设计规划,荣军院足可容纳6000人,但实际容纳人数从未超过4000人。

1676年主体工程完工后, 儒勒·阿尔杜恩·曼萨特开始着手设计建造荣军院教堂,此时他已接替年迈的里贝哈尔·布鲁昂特成为荣军院总建筑师。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建一座带有双祭坛的教堂,即士兵礼拜堂和皇家礼拜堂合二为一的教堂,让国王和士兵通过不同的通道分别出入,并能够同时同场出席弥撒。士兵礼拜堂也称圣路易大教堂,于1676年动工,1679年建成。之后皇家礼拜堂也称穹顶大教堂开始建设,历经30余年,终于在1706年完工。两座教堂既融为一体,又相互独立。皇家礼拜堂气势宏伟,金色的穹顶高达107m,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一直是巴黎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博物馆保存的历史文物记载了荣军院建筑工程的历史。其中包括:荣军院全景图,1680年绘制;木刻版画《荣军院食堂透视图》,让·勒波特(Jean Lepautre)1680年创作;挂毯画《荣军院的建立,1674年》,画家皮埃尔· 杜林(Pierre Dulin)于1710~1715年间创作;皇家教堂平面图,1760年绘制;还有一个表现荣军院全景的立体雕刻模型,制作年代不详。

荣军院的建筑特色

皇家荣军院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结合了对称性、简洁性和庄严性,被认为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按照建筑师里贝哈尔·布鲁昂特的构划设计,皇家荣军院占地面积12公顷(12万平方米),所有建筑物都被安排在一个网格化的总体布局中,庭院和楼宇交替排列,主轴线是中央大庭院和向南延伸的教堂,整个建筑群由15个四边形庭院式建筑和2座教堂组成。

本文刊登于《轻兵器》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