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科技为国 一生信念

为救国改变志愿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1929年,他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班,在那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两年后,郭永怀正式进入南开大学学习,老师们很欣赏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常常给他单独授课,使他在学业上进步神速。
因对光学情有独钟,郭永怀被推荐去北京大学跟随著名光学家饶毓泰学习。不负众望,1933年9月,郭永怀以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5年,他又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获得助教和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然而,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打破了郭永怀的研究生活。之后,北京大学南迁,郭永怀被迫回到家乡,在山东威海卫中学当教师。可惜,1938年3月7日,威海也被日军侵占。郭永怀辗转奔赴昆明,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开始半工半读。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让郭永怀深刻认识到祖国强大的重要性。为此,他毅然放弃一直热爱的光学领域,转而选择学习可以实现“航空救国”理想的空气动力学。
为报国发奋学习
1938年,郭永怀通过中英庚款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1940 年9月,他才抵达加拿大。进入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后,郭永怀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