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石为墙,海草为顶的生态民居
就地取材 节约能源
海草房的建造材料主要是海草和石头。这两种天然材料是胶东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而且,用它们建造的海草房,可以很好地满足胶东地区夏天防雨防晒、冬天保暖防寒的建筑需求,也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


垒石为墙 冬暖夏凉
传统海草房用不规则的石头随圆就方地砌筑厚厚的墙体。因为石头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以起到防火、隔热、蓄热的作用,所以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
此外,石头还有很好的耐久性,因此建造出来的房子可以百年不毁。即使由于盖新房等原因被拆除,石头还可以被循环利用或回归大自然。
海草为顶 防潮可降
用海草做屋顶是海草房最大的特色。
海草中存在大量的卤和胶质,并且在层层叠压时不需要额外的固定工序。因为晾晒时间久、含水量少的海草会更加柔韧,所以当地的居民通常会提前收集海草并晾晒。
建造时,海草会被放置在由房梁支撑的倾斜50度的屋架上,非常利于雨水流下或积雪滑下,避免海草受潮腐烂。若是房屋被拆除了,海草还可以自然降解,不会污染当地环境。
经久传承的营造技艺
2006年,海草房营造技艺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造过程中代代相传的营造技艺,是其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建造一座海草房过程非常复杂,需要1~2年的时间,完成70多道手工工序。但这难不倒当地的工匠,因为石匠、瓦匠、木匠、苫(shān)匠(指从事将草盖在屋顶工作的匠人)会合作完成这些工序。
建造海草房的70多道工序大致分为4 个阶段,包括备料、砌墙、支梁和苫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