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图”还是“易迷路”?
与生俱来的方向感
方向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具体来说指的是在环境中定位和执行寻路的能力。这一古老的能力在脊椎动物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作为生存的重要基础,动物世界中所使用的“神经导航”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
在大脑中,有一个内置的导航系统。它可以让你感知自己身在何方,可以找到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线,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储存下来,创建“认知地图”。
大脑的导航系统非常复杂,由分布于海马体以及内嗅皮层等海马体周边脑结构中的位置细胞、网格细胞、速度细胞、头朝向细胞、边界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共同构筑。其中,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最为重要。
为什么会有更好的方向感?
研究测试表明,人类个体间的空间导航能力确实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我们可以清楚、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方向感是好还是差。

脑内的导航系统大家都拥有,为什么个体间的差异如此大?
因为不同人的大脑中位置细胞、网格细胞等的发达程度不同,脑区间的连接同步也存在一定差异。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