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学《野火春风斗古城》
作者 张静
发表于 2023年4月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作家李英儒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1943年冬天,共产党员杨晓冬打入日伪占领下的省城(河北省保定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外线交通员共产党员金环和内线力量金环的妹妹银环等人的配合下,杨晓冬与敌人斗智斗勇,带领人民群众在敌占区与日伪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小说讴歌了以杨晓冬、金环、银环、杨母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气势磅礴的全民抗战画卷。

文学源自生活,书写着历史。抗战文学《野火春风斗古城》记录了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们在敌占区的斗争与生活。作者李英儒借用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把“把野火当作敌人的凶焰,春风比拟了我们党的有生力量”,展现了党的地下工作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进取精神。常言道,窥一斑而见全豹。在抗日战争的伟大史诗里,这部小说所描述的只是一斑,“拿它与实际生活比较起来,犹如从波涛万顷的海洋里汲了一瓢水,从浩瀚无边的原野里掏了一把土”,但它也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为国家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真实写照。

《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塑造了三位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背景的革命女性,她们是中国革命女性的代表。

小说中的杨母,身世悲惨,丈夫被封建地主迫害惨死,她和唯一的儿子杨晓冬相依为命,靠纺线供儿子读书,代替丈夫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在家庭中扮演起母亲和父亲的双重角色。她的经历反映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中国母亲的苦难生活与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品质。杨母支持儿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杨晓冬受其影响担任党的交通员,为革命传递信息。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