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译介康德哲学的王国维
作者 胡月梅
发表于 2023年4月

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陈乐民研究西方哲学,喜欢康德,他說:“中国最早知道康德的是谁?有人说是梁启超。我想王国维也可以算一个。”此语确然,王国维不仅是晚清最早知道康德的学者之一,也是非常景仰康德的一位学者。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王国维是从什么时候对康德哲学产生兴趣的?据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记载,王国维在1898年进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之后,结识该社日文教师藤田丰八和田冈,“此二人原是搞哲学的,王国维曾经见过田冈君文集,其中引用了康德、叔本华的哲学,这使他非常感兴趣,不过苦于不懂西文,自认为终生没法读康德和叔本华的原著了,于是决定学习英文”。又记,1901年夏天,王国维翻译十九世纪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势力不灭论》(今通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英文本,“由于《势力不灭论》涉及牛顿古典力学、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学说’,这就成为青年王国维攻读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先导”。

1906年3月,王国维为十八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专门立传——《德国哲学大家汗德传》(王译“康德”为“汗德”),其言:“然自汗德建设批判学派以来,使欧洲十九世纪之思潮为之震荡奔腾,邪说卮言一时尽熄……故汗德之于他哲学家,譬之于水则海,而他人河也;譬之于木则干,而他人枝也。”从中可见王国维对康德评价之高。

至于为何要给康德立传,王国维言:“夫人于伟人杰士,景仰之情殷,则于一言一行之微,以知之为快,不惮征引而表彰之。汗德传之作,乌可以已乎?”然则康德其人身世形貌在人群中实在不起眼,可谓一生平淡且乏味。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