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尘 有缘在人间
作者 张建智
发表于 2023年4月

2023年2月6日清晨,看到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开山宗长星云大师5日下午,在位于高雄的佛光山传灯楼开山寮圆寂。听此讯息那刻,在我心头涌上的却是那首大家熟悉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星云大师八十九岁时来湖州开展文化交流,我有缘陪他参加了好几天的系列活动,其间,我对他还有过一个访谈,他以长期体悟的佛学哲思,给我讲解这首偈诗神韵。

也许,我国几千年佛教界中能成为高僧大师的,亲近他们时,反见平实、朴素,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有自身的体悟感受。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不同于一般从经院里走出的哲人。星云大师对这偈诗是如此认知的:“我认为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镜台,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再劳累去向外界求取玄妙的思想?进行自身修行,快乐世界也就在每一个人的眼前啊!”

他如此的解读,我还真第一次听到,那些厚厚的哲学书和佛学书上没有,也印证了星云大师以九十六岁圆寂时不忘告知世人的那句话:“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间佛教,时时奉行人间佛教,我想,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怀念。”

记得他曾在湖州开展活动,大致有三项大活动:一是“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2015中国大陆巡回展”,活动在湖州博物馆开幕。二是在湖州市大剧院举办以“禅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化讲座交流活动。三是前往参加“中国第一位比丘尼道迹修行之处”的一个寺院的典礼。

这三项星云大师参加的活动,我在衔接活动过程中,一有间隙时间,我总会向他讨教,也时作交流。作为大师,他如一个普通人那样直率、坦诚而慈祥。在星云大师一路交流访问的过程中,即在湖州那几天的时光里,我总给他泡上西天目高山产的白茶,同时我聆听星云大师讲起他那起伏跌宕的岁月人生。

他淡然地说起一些简要生平:他原名为李国深,生逢抗战时乱的日子里,随母亲前往南京,一路辛苦奔波,为寻找在那里谋生却失去音讯的父亲,但未能找到。却偶遇栖霞寺的一位僧人,僧人动员他出家,在当时的战乱之下,又找不到父亲,于是在十二岁便出了家,师父赐他法名“悟彻”,号“今觉”,而后来更为“星云”。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