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素清
作者 新宇
发表于 2023年4月

我喜欢奶奶的名字:素清。

她活到了83岁,生养了八个孩子。

5、60年代的医疗水平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生个病闹个灾的可能就要了小命,那时候大人们常常给孩子起名字叫狗剩子之类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大自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野蛮生长。

生头一胎的时候村里人送了她一窝小鸭子,祝福她的孩子们可以健康长大。后来给孩子们起名就用了这个“鸭”字:“鸭”芝、“鸭”玲、“鸭”美...爸爸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奶奶给他取了一个小名叫“鸭”全,寓意儿女双全。后来我出生了,也顺理成章的继承了这个“鸭”字,大人都唤我作“鸭”崽子。

和奶奶结婚以前,爷爷还有一个老婆,生了大伯没多久就去世了。奶奶嫁进来就当上了继母,在对待大伯的问题上很难说奶奶没有偏倚,人都是自私的,谁不紧着这自己的孩子先呢?她自己生了八个子女加上大伯、太爷爷,一家人过日子全靠爷爷,生活自然是捉襟见肘,一到吃饭的时间:炕上一桌,地下两桌,能吃上一口饱饭就很不容易了。爸爸小时候还因为家里太穷,差点就被过继给贵州的二爷爷了,幸好太爷爷执意反对,他才留下。

我这个太爷爷也算得上是一个“遗老”式的人物,爸爸上初中的时候学英语,在家朗诵课文:“Karl Marx was born in Germany...”(这一段在我小的时候就常常听我爸在我耳边背诵),太爷爷在里屋听见了大叫一声:“不好,这小全子可了不得了,竟敢学习大英帝国。”拾起炕上笤帚旮沓就要打人。他还重男轻女,家里四个男孩最受他青睐的是我三大爷。有一年家里着了火,所有人都跑了,只有我爸还记得太爷爷在里屋,冲进去硬是把太爷背出来了,那一年他也才8、9岁。结果这事完了之后,太爷爷有什么事情还是只会想着三大爷。

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爷爷奶奶就索性把家搬到刘家河镇里离刘家河中学不远的一个胡同里,老姑,二大爷结了婚以后的家也在那个胡同里,我也出生在那个胡同里。

大人们说,我是晚产儿,预产期过了半个月,胎盘上都长绿毛了也丝毫没有发动的迹象。奶奶找人算了一卦说:“没事,大人物出生都是有派头的,且等着吧”。阴历四月二十四那天,一大家子人在奶奶家庆祝三姑生日,热热闹闹的吃了饺子,结果隔天凌晨,毫无预兆的我就来了,妈妈生我生的费劲,拼了半条命诞下了这个9斤2两的巨婴。

一群人凑了过来看着刚出生的婴儿。表哥说新生儿长得太丑了,像东北一种叫“草狸獭”的生物;老姑看着我直犯愁,说这孩子嘴也太大了,于是找了两根红绳在嘴的两边各打了一个“死扣”说:“好了,就这样别再长了。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