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ERP系统,实现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
作者 刘畅
发表于 2023年4月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合理化和标准化,它利用信息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管理方案,对企业的内部架构、供应链活动、资金运转等信息实现整合,并建立交流平台,保障企业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架构、执行ERP管理核心以及落实ERP相应规范,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ERP系统的管理优势

ERP中文翻译为“企业资源计划”。这一理念于1990年在美国被提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ERP管理系统发挥了便捷、精准、科学的管理优势。在现有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中,ERP系统通常泛指资源管理计划软件以及某专业IT系统,可以对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涉及的财务、销售、采购、资源、项目等功能实现整合,还可以完成质量管理、流程管理、数据管理、存货管理等。此外,ERP系统对于人力资源亦有独特优势。目前,ERP已不单纯代表管理,更指企业的综合运转。

大部分企业管理元素已被纳入ERP范畴,可以预见,未来ERP将彻底跳出企业边界,优化企业资源。从宏观角度出发,ERP可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ERP以信息标准为核心,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合理手段。ERP系统支持离散型、流程型等混合环境,涉及零售业、服务业、电信业等行业。通过数据库技术以及用户界面、服务器结构等,对系统资源进行开放移植,实现集成。在系统架构上,ERP系统脱离了传统管理局限,面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市场走向更加灵活,实现业务更新。

ERP系统的市场响应机制极为迅速,可以对分销商、供应商、制造商之间的业务关系进行重组,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动性以及优势。通过物资、资金管理以及信息集成一体化标准,ERP以会计为核心,整合企业运行的各项数据源,在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中落实一体化集成管理标准。ERP系统与计算机的发展密不可分,用户对系统有更大的主动性,通过多工厂管理、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等业务,理顺彼此之间的关系,在组织架构中表现更加灵活,可通过供应量的需求改变,及时作出响应。

ERP系统执行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块

供应链模块。ERP供应链模块可以对企业市场需求、订单材料采购、分发销货等环节实现精准化管理。供应链模块是企业的核心,包含企业的商业循环标准、企业精细化管理标准、管理供应链运行标准。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改进当前出现的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据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占企业总成本的25%,而借助ERP系统可以带来以下优势:合理地对采购增加预测;减少积压库存,提高供应链发货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潜在隐患;减少采购成本,加快市场响应速度。由此可见,ERP系统供应链模块可以对企业的生产、采购等环節实现整合,并以中心制造商为依据,集物流、运输、产品服务为一体,打造一个综合、完善、全面的供应链,提高市场的最终响应速度,保障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