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和同时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资产配置构成中,中国家庭主要倾向于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在风险性金融市场中国民众普遍喜好投资债券或股票,对于中间风险金融资产参与度相对较低。这种金融资产组合方式明显取向于高风险和无风险两类,呈现出较强的两极分化特征。
目前,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类存款超过八成,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自身家庭所能承担的风险相关度并不高。其中,部分可以承受高风险能力的家庭金融资产主要是在银行产品、银行储蓄等低风险产品上,反而是风险承受能力弱的家庭偏向于股票等高风险的金融资产。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与欧美国家、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居民资产配置情况有较大的差异。从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动态和配置结构来看,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形式非常单一,多偏向于储蓄以及风险性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偏低,但股票却成了家庭金融资产的投资偏好。
据《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报告》披露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水平2015年之前一直处于13%,严重低于同期欧美、日本等国家。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储蓄占比依然为45.8%,远高于其他类金融资产。现阶段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即较低风险和高风险金融资产组合占比很高,而中等风险金融资产组合的占比偏低。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
对家庭资产、人口统计学特征等相关变量的研究显示,户主年龄、学历、地域特征、家庭所在地城市发展情况对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都是显著相关的。
家庭认知能力、社会交流能力和健康风险状况会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选择。例如,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家庭会减少对股票以及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家庭成员的金融素养也会影响到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并保持主导作用,家庭金融素养提升会大幅度促进家庭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