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整治与建设让水运经济加速前行
作者 敖玮鸿
发表于 2023年4月

航道对于水运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船舶和港口在水运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运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船舶运输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加强航道整治与建设,不断提升水运航道运输水平,促进水运经济快速发展。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有着非常好的水势资源。重庆市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流经重庆及附近村庄的大小河流的主要支流分别有:长江、乌江、嘉陵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

重庆市丰都县位于重慶地理中心、长江上游,深处大三峡,背靠大武陵。丰都县距离重庆市120公里,乘坐公路交通工具到重庆市需要90分钟左右,乘坐铁路交通工具到重庆市需要50分钟。丰都县境内现有的四条河流,均属南水北调长江中线水系。为提升中线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规划质量,提高南水北调长江东线水道功能,改善下游通航净空条件、保障大型船舶进出航段安全,国家发改委经研究,同意组织实施东线长江航道上游自涪陵航道至终点丰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预计达5亿元,其中涪陵至丰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长48公里。通过改道清礁河道等技术措施,有效改善通航河道水流条件,减小航道急流滩段流速和水深比降,降低作业船舶航行操控技术难度,提高航道工程河段整体通航的安全性,有效满足各类船舶快速分水道作业航行的需求。

航道整治与建设对水运经济发展的意义

水路交通运输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指导航道整治和建设工作。加强水运航道的治理和建设工作,能够在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强化区域经济竞争力,激发航道经济发展潜能,提升我国水运建设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而为我国海上贸易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水路运输还具有运输量大、成本较低、环境友好性强的特点。

运输量大。运输量大是水路运输的突出优势之一,其非常适用于大宗货物的运输。所以,大部分企业在运输大批量货物时,往往会选择水路运输方式。目前,从我国航道标准来看,一条四级航道的运输承载力可以与一条高速公路的运输承载力媲美,而一艘500吨的船舶运量已经超过了十节火车车皮。企业选择水路运输方式不仅能够减缓公路、铁路的运输压力,还能实现区域资源综合化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本较低。无论是铁路运输还是公路运输,成本都相对较高,而水路运输依托天然河道,因此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运输量也更大,可以减少货物的运输次数和运输费用,尤其是在河道网络较为密集的区域,运输优势更为突出。

环境友好性强。水路运输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对环境的污染相对更小。公路、铁路运输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铁道或运输道路的铺设,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