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无限可能与感知的独特性
作者 郑茂明
发表于 2023年4月

一个人的出生,细想不免有些荒诞。仿佛被什么东西呼的一下扔到人间,至于这个人能不能活下来,活多久,长成一个什么样子、背负怎样的使命,一切不得而知。我见过有的成了铁匠,有的成了泥瓦匠,有的仍在种地……众生各有其面。而只有一小部分成了诗人,这并非荣光,但肩负责任。

一开始,也许仅仅是性味爱好,跟风或打发无聊的时间。当这种创作长久坚持下来,慢慢地成为生活中固有的习惯,诗人自我提升、约束的动机在不自觉中让其具备了责任感,在时间、空间、阅读、记忆、现实存在中不断扩大认知的边界,企图像破壳、吐芽一般摆脱某种束缚,获得更高的自由度、独异性、视角、体悟,无限抵近客观的全面的“真相”。

事物自成宇宙。诗人对宇宙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此在,即“我”生活過、体验过的、通过前人在各个学科领域探索过的既有知识体系。

本文刊登于《诗选刊》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