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心灵的高歌
作者 曲厚桦
发表于 2023年4月

崖边伫立的岩石和路过停留的金色云彩之间进行了怎样的絮语?为何再看去时只有岩石孤独沉重的静默?钟声如何与人的一生交织谱写生命?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两首作品中描绘了别样的故事,用他诗意的心灵,向我们展现了浪漫的另一面……

拉赫玛尼诺夫,一位充满诗意的音乐家。如果说演奏和作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生活,那么对诗歌和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是他对抗琐碎生活的心灵“绿洲”。

拉赫玛尼诺夫少时就喜爱文学,浪漫主义思潮下的文学作品显然深深影响了他的审美倾向,他身边的朋友就有俄罗斯的象征主义诗人,这些都向我们展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的诗意心灵。想来也正是这样的心境,才能使拉赫玛尼诺夫创作出《岩石》(The Rock)和《钟声》(The Bells)这两部极富诗意的作品。

幻想交响诗《岩石》

很多了解《岩石》背景的人都会觉得这首交响诗所讲述的正是莱蒙托夫《悬崖》中的意境。拉赫玛尼诺夫在其乐谱上也引用了这首诗中的前两句“一朵小小的金色云彩,投宿在悬崖巨人的胸怀”。

出乎意料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并没有在莱蒙托夫的诗集中读过这首诗。他是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路上》中读到的,因为在小说的开头,契诃夫引用了这两句诗。如果从契诃夫小说故事的角度去理解这部作品,又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蕴。

01《岩石》乐谱
02《钟声》乐谱

小说《在路上》主要描述了男女之间短暂邂逅时,彼此碰撞出了火花;但在第二天来临之际,两人又继续踏上了原本的路,各自去往自己理想的远方。在小说的结尾,契诃夫这样写道:“他伫立了很久,就像在地里生了根一样,凝视着雪橇的滑木留下的痕迹。雪花纷纷落到他的头发、胡子、肩膀上……不久,滑木的痕迹消失了,他浑身是雪,看上去像是白皑皑的悬崖,可是他的眼睛仍然在雪片的云雾里寻找什么东西。

本文刊登于《音乐爱好者》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