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时间旅行小说
作者 飞氘
发表于 2023年4月

常言说:人们只会记住第一名。其实,不是所有的第一名都能被记住,有时人们连谁是第一名都说不清。比如,《月球殖民地小说》(1904)发表后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八十多年后才被追认为“中国作者创作的最早的科幻小说”(《中国大百科全书》1986年版)。类似的事,在中国科幻研究领域里还有不少。

前一阵子有朋友问:“中国最早的时间旅行小说是哪篇?”

作为研究者,笔者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不过,倒不妨借此问题,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两篇时间旅行小说,它们即便不是“最早的”,也一定位列前排。

早期的中国科幻大多以民族复兴、天下大同、治病救人、洗脑换心、探索奇境等内容为主,其中亦不乏游历未来的故事,但主人公“穿越”时空皆非有意为之:或因超长的睡眠抵达未来,或是假托梦境。如果把“时间旅行”定义为人物主动地借助某种手段回到过去或前往未来,威尔斯的《时间机器》(1895)无疑是这类故事的一个重要源头。早在1907年,它就被译成中文,以《沧桑变》(一名《八十万年后之世界》)登载于《神州日报》。通过科学发明穿梭于时间之河的故事,此后也出现在了中国小说家的笔下。

1916年8月25日,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小说月报》第7卷第8号刊载了短篇小说《年光倒流》。主人公在母亲病亡后,想起一生中曾三次令母亲伤心,追悔莫及,恍惚中时光倒流,他回到过去,诉说心声,改正行为,宽慰了母亲,最终发现只是黄粱一梦。

小说的作者程瞻庐(1879—1943)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名家,常被视作“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幽默滑稽见长,曾风靡一时。民国时期,不少通俗作家都借鉴外国科幻作品,创作了一些以科学发明为情节驱动、以消闲娱乐为主旨的幻想故事,它们不受以启蒙救亡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欢迎,但能得到许多大众读者的青睐。

本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