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破6G关键技术:“太赫兹”如何开启未来
作者 颜媛媛
发表于 2023年5月

我国突破6G关键技术

十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从“3G 突破”“4G 同步”到“5G 引领”,4G 基站占全球一半以上,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 网络和光纤宽带,对于6G,我国通信技术又会有怎样的突破和布局呢?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简称“25 所”)发布消息称,近日,25 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 频段实现了4 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 模态合成在10GHz 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 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6G 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上述实验中的无线回传技术和太赫兹通信均是6G 通信时的核心技术。

25 所方面介绍,未来,本次实验成功的高速通信技术还可服务于10m~1km的近距离宽带传输领域,为探月、探火着陆器和巡航器之间的高速传输,航天飞行器内部的无缆总线传输等航天领域应用提供支撑,为我国深空探测、新型航天器研发提供信息保障能力。

无线回传技术是移动回传网络中连接基站与核心网设备的关键技术。随着通信速率需求的不断提升,移动通信频段被扩展至毫米波和更高的太赫兹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大大增加,基站部署密度将大幅提升。在基站“高度致密化”的5G/6G 通信时代,传统基于光纤的承载网传输将面临成本高、部署周期长、灵活性差等问题,无线回传技术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据研究报告指出,2023 年全球基站使用无线回传的比例将高达62% 以上。

而太赫兹通信作为新型频谱技术,可提供更大传输带宽,满足更高速率的传输需求,逐渐成为6G 通信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未来,6G 通信峰值速率将达到1Tbps,需要在已有频谱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实现更高的无线传输能力。

“太赫兹”能用在什么地方

相比之前的5G 之于4G,6G 之于5G 的升级优势更为突出,堪称跨越式革新,包括——

1)更高的速率,比5G 提升10 倍甚至100 倍(来源:《6G 白皮书》);

2)更低的时延,可以实现微秒级的网络延迟;

3)更广的连接,首次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包括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23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