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美妆龙头困在营销围城中
作者 shoot
发表于 2023年5月

资本市场的危险信号

市场对贝泰妮的信心不多了。

2023年过去不过四个月,曾经的国货美妆“顶流”贝泰妮就已经在二级市场备受打击。其股价自2022年6月涨至222元之后,便开始螺旋式下跌。今年3月20日,贝泰妮股价创历史新低,达115.7元/股,截至4月20日,贝泰妮最新总市值仅497亿元,相较巅峰时期的1223亿元已蒸发近726亿元。

股价下跌的同时,老股东们也在频频出走、减持,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2022年以来,贝泰妮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红杉聚业、厦门臻丽咨询、厦门重楼投资均实施了较大规模减持计划,臻丽咨询更是在半年内多次减持。至今为止,几位大股东已经套现超60亿元。

诚然,股市波动、原始股东兑现离场的问题大多数上市公司都经历过,一个成熟企业的正常发展不应该被二级市场所影响。但从财报数据来看,投资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贝泰妮在经营层面确实正在经历一个无力的瓶颈期。

贝泰妮是一家成长于云南昆明的功效性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营品类为护肤品,占公司总营收超九成,护肤品中又以“薇诺娜”为核心品牌。

但上市一年后,贝泰妮“顺风顺水”的剧本开始生变。2022年财报显示,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50.14亿元,同比增长24.65%;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突破10亿大关,同比增长21.8%。不过相较于202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呈大幅度放缓态势,且创五年以来新低。

投资,是因为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这一预期成为泡沫,投资者选择离场也就见怪不怪了。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23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