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加速普及,各家有何招数?
追求OLED和LCD市场的平衡点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史,是一段历经十几年的“逆袭”史。在2008年以前,中国液晶面板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第一大国,全球每4块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中国企业。
近年随着我国面板企业的崛起,LCD面板的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国内面板厂商的手中,这使得原有的日韩电视大厂,在推出LCD电视的时候会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限制,比如国内面板厂商的产能和价格,都会影响到这些电视厂商获得面板的数量。2023年面板厂刻意控制了产能,加上电视面板涨价,TCL和海信会在国内拿到更多的面板,而三星和LG的LCD面板采购量预计在今年就会减少。
面对这种情况,LG和三星一方面要争取从国内面板厂那里进行采购,获得更多的LCD面板来生产电视,另一方面也要对LCD电视出货量可能不足有所准备。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LG和三星就在供应OLED面板上展开了谈判,LG希望通过三星的采购让自己卖出更多的WOLED面板,毕竟三星还是全球第一电视厂商;而三星则希望能在MicroLED彻底流行之前,推出更多OLED电视来弥补自己高端电視的不足。特别是在MiniLED电视领域,国内厂商TCL和海信在当下更加强势,三星又可能拿不到更多的LCD面板,那么将一部分重心转移到OLED上去也是合理的。

三星的“反扑”
虽然三星有QD-OLED面板,但和LG相比起来,产能的确严重不足,而且支持的厂商目前也只有三星自己和索尼。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23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