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成为“主角”有三道坎
发表于 2023年5月

全固态电池最初被期待在2020年前搭载于纯电动汽车,但开发速度缓慢,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排在世界首位的丰田则力争在混合动力车上实现实用化。

韩国的大型电池企业三星SDI的前常务、现任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的佐藤登预测:“全固态电池将不断面临课题。即使在纯电动汽车上实用化,或许也要等到2030年以后。”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22年3月举行的官民协商会议上,针对此前的“集中投资全固态电池”的政策表示了罕见的反思。由于中韩企业在现有电池的技术和竞争力方面超过了日本,“在全固态电池实用化之前,日本企业有可能失势,不得不撤出市场”。

近年来,磷酸铁锂等采用原有技术的液态电池进步显著,与全固态电池的开发竞争激烈,无法预测哪种电池将掌握主导权。

全固态电池是将锂离子电池的液体电解质改为固体,据称这样爆炸的危险性低,更易将电池单元叠加,单位体积的蓄电量可增至3 倍。但如今全固态电池发展有几个门槛:第一是如果电极在充放电时膨胀和收缩,与固体电解质的界面将分离,性能随之下降。第二是在固体电解质之中,携带电力的离子不易移动。第三是在固体电解质之中,硫黄类材料的离子比较容易移动,生产电池和发生故障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硫化氢。

谷歌将AI芯片团队并入云计算部门

谷歌一位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已将负责制造 AI 芯片的工程团队转移到了谷歌云计算部门,此举可能使云部门在向企业销售人工智能软件方面,与其更大的竞争对手微软和亚马逊网络服务相比更具竞争力。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