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洋界形势全图》与利津海上丝绸之路有故事

《海疆洋界形势全图》,该图初期形成于清雍正年间,历史上多次修改、完善,有专家研究该图最早应在清乾隆与嘉庆年间成图。关于该图与利津的关系一直没有发现深入研究的资料。2020年利津博物馆在建设馆藏文物展厅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它和利津历史、铁门关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联系了起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撰成此文以抛砖引玉,希望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探讨,进一步挖掘丰富利津及铁門关历史的研究内容。
2020年,利津博物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在省、市、县文旅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了馆藏文物展厅的建设。馆藏文物展厅总面积1100平方米,根据馆藏文物特点,展厅共分序厅、陶瓷、玉器、古钱币、铁门关与海上丝绸之路、文房四宝、古籍书画七个展区,于202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之所以建设铁门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区,是因为利津铁门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作为国家的重大项目,201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24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联盟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成员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国家法律法规及联盟章程,开展海丝保护、管理、监测、展示等方面工作,并保持及时的沟通与协作。2021年底,联盟城市由最初的24个发展到28个,由于大量史料和考古发掘为利津铁门关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东营市也因此位列其中。我们建设这个展区就是想把这段历史展现出来。2022年11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在中国澳门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东营市作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成员参加,利津铁门关作为东营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在本次论坛上进行了成果展示。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旅游世界》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