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尘弥漫,落叶潇洒,循着历史名人的足迹走入一处处浪漫诗意的古镇,此中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境,更因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名人足迹而熠熠生辉。
凤凰古城是文学大家沈从文的家乡,乌镇孕育了一代文豪茅盾,上庄走出了近代文化巨匠胡适,三河镇生活过儿时的科学大家杨振宁,李庄古镇曾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抗战时期的生活之地。
古镇凝结着岁月之美,时光之香,美在独特的建筑,美在浓郁的人文气息,美在历经岁月依然宠辱不惊的优雅与风姿。

水乡乌镇:茅盾故居棕榈蓬勃
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小船轻摇,绿影婆娑,江南水乡乌镇有着1300年历史,位于浙江省北部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特别是夜晚,更显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情。夜幕降临时分,灯光早已将小河沿岸勾画得晶莹剔透,那檐下的黄、墙边的白,自自然然地展示着每一处值得显露的美。古树下,桥拱里,水阁石柱中,河埠台阶上,各种暖冷色调的点、块、线状灯光相互辉映;高耸的马头墙、观音兜,起伏的老建筑屋脊线,楼亭的飞檐翘角,甚至鳞次栉比的瓦面上都被灯光勾勒出本色的轮廓;更有民宿、酒家的灯笼点缀其间;原住民家的门缝中、窗棂间漏出的点点灯光透出了温暖的亲情,还有那一条条船打起的灯笼,像千千万万只萤火虫。灯火阑珊、渔火点点,这一幕幕如天上人间般的夜景,让人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乌镇不仅有旖旎的水乡风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还孕育了一代文豪茅盾先生( 沈雁冰)。在其几部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描写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韵味十足,令人神往。茅盾故居在乌镇中市观前街十七号,坐北朝南,是一幢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清代普通民居。茅盾于1896年7月4日在此诞生,至1910年离乡求学,度过13个春秋的童年生活。故居有木构架两层楼房一幢,平屋三楹,楼房临街,建成于清道光年间(1850年前后),木门窗,木屋架,青砖小瓦。1934年茅盾用稿费亲手设计并翻造为书斋,前后统排玻璃窗,板条灰幔平顶,木质地板,略带日本民居风格。他还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茅盾故居陈列展示的276件珍贵收藏品和400余幅历史照片,进一步表明茅盾家风和谐、家学渊远、家规文明、家教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