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4月,“90后”的何映雪就感到时间越来越紧迫。在四川资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的她一边要应对繁忙的工作,一邊要准备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何映雪对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说,今年已经是自己参加工作的第十年。近年来,她自觉工作要求的专业性越来越高,日复一日的工作让她想要有所突破,因此选择深造,而这也是她即将完成的第二个学历跳板。
古语云:“学贵有常,又贵日新。”面对快速更新换代的知识,在工作之余选择深造或加强技能学习,一直是不少人的选择。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深造,在学校、专业以及途径等方面,老干部与年轻干部之间,不同单位、层级的干部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学位和学历,哪个更重要?
与何映雪不同,在资阳市纪委监委工作的“80后”干部林友也曾赶上当年同事们之间的“深造热”。不过如今回忆起来,林友认为自己当时对招生政策没有研究得太透彻。“我们当时知道有好几个同事报了省委党校的研究生,想着既可以提升学历,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知识,让生活有些变化,何乐而不为。但是后来才知道我们在党校读的在职研究生只能获得学历,没有学位证书。”
没有学位证书,即“两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不齐。公务员遴选时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只承认“两证”齐全的教育经历。此外,林友说,取得学位证后,工资会有一定涨幅,而“两证”不齐一般不行。
林友所学,属于非全日制、非国民教育学历教育(以下简称“非全”)。一般省委党校学历在职研究生毕业后不发放学位证,也不发放学信网注册的毕业证,而是发放中组部组通字〔2002〕21号文件中指出的党校学历证书或结业证书,一般加盖“省委干部教育领导小组”章。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根据中发〔2000〕10号文件《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的规定,党校学历待遇应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但在2008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将此前“党校学历可以享受同等国民教育的有关待遇”的规定去掉。
记者在向成都、西安以及天津等地公职人员了解情况后得知,在实际面临级别、待遇调整时,此类研究生学历往往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因此对于现在的年轻公职人员来说,党校学历的吸引力比过去小了一些。
现在的公务员队伍,年轻干部的学历层次普遍都在全日制本科以上,在一些城市和特殊部门,许多干部入职时就已经是全日制硕士学历。”王薇硕士毕业后在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她接触到的年轻干部和年长干部表现出了不同的深造需求。
王薇告诉记者,在实行名校选调生政策之前,区级部门以及街道这些相对基层的单位里,过去有一部分干部是大专生。他们选择提升学历时,大多选择攻读省委党校研究生,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专业也多为管理类或文科性质的专业。“但是这些人获得硕士学位后并不能对他的职级和职位有直接正面影响,因为公务员定级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刚入职的时候,根据学历程度,本科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之后的晋级则按照年限,比如从四级主任科员晋升三级主任科员需要两年。可以缩短入职后晋升年限的条件包括评优、获得几等功等,而学历提升并不包含在内。”
在一些干部心中,全日制与在职非全日制仍有一些微妙区别。“虽然现在都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享有同等待遇,但是在很多地方的遴选条件中都会发现‘全日制’的要求。”来自山东德州的一名公职人员说,该市去年的市直机关公开遴选,明确报名资格条件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已经不再对学历性质限制“全日制”。但去年,浙江、河南、甘肃、海南等地的公务员遴选公告中,不乏要求“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