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攀枝花阳光正好。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心向阳光,方能干净担当。这一天,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阳光花城攀枝花举行。
“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是时代的产物。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既是加快培养纪检监察人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又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方面。”四川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赵正文出席研讨会,并对此次研讨会寄予厚望。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攀枝花学院主办。会上,120余名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纪检监察战线实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纪检监察学科建设进行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增进理论和实践的交融互促。
纪检监察学是时代与实践的产物
2022年9月,“纪检监察学”被列入一级学科,该学科是扎根中国的原创学科,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实践的产物。这让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实务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人员颇为振奋,这种振奋,既源自自身工作得到肯定,也包含了对未来深耕此业抱有更多期待。
高校是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多位专家学者将这种期待带到了研讨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任建明归纳出纪检监察学科的两大突出特点:跨学科和实践性。“反腐败、纪检监察工作需要若干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关系密切的学科包括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一个学科、专业不可能‘包打天下’。”任建明还指出,纪检监察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场景,国家、企业、社会,任何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都需要开展廉政建设、廉洁管理等,实务专门人才需求量大。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表示,在纪检监察和廉政建设相关领域研究中,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纪检监察学科大有可为,如何在思想理论方面深入研究学习,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学术使命。”过勇提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要坚持党对纪检监察学科的领导,突出政治意识;要深刻把握纪检监察学科的原创性,不断提出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又反映出中国国情特点的反腐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努力推进学科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专业课程,编写高水平的教材体系等;还要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自去年9月以来,全国已有17所高校设立了纪检监察本科专业,其中内蒙古大学最早设立,另外16所高校于去年年底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