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域资源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滕聪
发表于 2023年5月

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一片树叶、一根吸管等都可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继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幼儿与自然的连接,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努力挖掘满足幼儿创造和想象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曾指出,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禁锢在课堂的小天地里,而要延伸到儿童的生活环境中去。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需跨越幼儿园与自然、社会的界限,把教育内容延伸到社会和自然中去,围绕自然资源、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等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与社会、自然等密切互动,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多想象和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挖掘地域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

笔者所在幼儿园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张家港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而命名設立,曾多次被评选为国家卫生城市,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拥有香山、暨阳湖、凤凰山、永联小镇等风景名胜。而后塍是张家港市拥有百年历史的江南重镇,这里有诉说革命精神的红色历史,也有传承百年的生产文化,还有富含诗意韵味的古桥古路,更有富含家乡韵味的民俗风情。这些丰富的地域资源都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天然宝藏,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

(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幼儿天生具有和大自然亲近的本能,他们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能看到花朵、大树的“神秘色彩”,也能和蚂蚁、小鸟成为“亲密的朋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大自然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后塍街道的农作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水果和蔬菜,还有自然界中的泥土、石头等,这些都值得幼儿去探索和感受,其中的乐趣定是妙不可言。对此,笔者在幼儿园的生态园里开辟了种植区、养殖区、沙水区、自然探索区。幼儿可以在种植区种一些自己喜欢的蔬菜,细心养护;在养殖区照顾鸡、鸭、鹅,或与小鸟、小乌龟玩耍;在沙水区尽情地铲沙、搭城堡,发挥创造力;在自然探索区寻找颜色鲜艳的花朵、形状各异的石头等。教师要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让大自然中的资源成为丰富幼儿生活的“活教材”。

(二)社会生活

后塍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从红色教育的角度来讲,后塍有纪念农民运动的学勤广场,还有藏报馆,可以让幼儿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后塍作为百年老镇,拥有400年历史的老街、百年历史的通兴桥等古建资源,还紧邻香山风景区和梅花园,区域内保留的自然村较多,如朱家宕村、新塍村等均建有休闲农庄和种植园。在放假期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踏春、野游、欢聚,在体验游玩乐趣的基础上,感受后塍美丽的景色和特色的乡村风貌。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